什么是新农村建设

如题所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富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近几年国家一直发展城镇化建设,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热潮,大部分地区都发展新农村建设,让农民住楼房,合理利用农民的土地,这样国家就给了很大的补偿。这些补偿你知道吗?

►新农村建设的补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类别:

1、农村道路建设补贴;

2、新农村房屋补贴;

3、一建四改补偿;

4、其他经济补偿;这四个方面也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尤其是道路以及房屋。

►农村道路建设补贴

想必大家都熟知这个口号,要想富先修路,现在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政策推动,各地新农村建设都将道路作为了重点工作,老家通往山上的路都是油漆马路了,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通公路,而公路的修建现在是农民自己出一部分,国家补贴一部分,

就补贴多少来说:每公里路面硬化补贴五万元,通往农户的公路每米补贴10元。

►新农村房屋补贴

房屋补贴是重点要说的,老百姓都这样说住楼房谁不喜欢,可是费用也高,这些费用都让老百姓自己出,还不如住平房。为了能完成新农村建设让老百姓都住楼房,国家当然是要有一定的经济补偿。

►补贴标准:

(1)房屋新建每间奖励200元(其它奖励标准与旧房装修一样);

(2)封檐座脊每间奖励30元;

(3)外墙贴磁砖每平方米奖励3元;

(4)外墙刷涂料、搓沙每平方米奖励2元;

(5)院坝硬化每平方米奖励8元;

(6)新修栏杆每米奖励4元;

(7)修建花台每平方米奖励4元;

►一建四改补偿

现在针对农村改造补贴的种类也比较多,在之前的文章我们就提到过农村厕所改造、沼气改造等方面的补贴,除了这两项之外,还有水井改造、改厨改灶、农村猪圈牛圈改造等都有补贴。

(1)改井一口奖励100元;

(2)改厕每户奖励100元;

(3)改圈每户奖励100元;

(4)改厨改灶每户奖励100元;

(5)修建沼气池每口奖励标准以农能办规定为准

其它经济补偿,主要是水利设施,配置办公室等补偿,将按照规定对其奖励,如修建堰塘每亩奖励2000元,3亩以上奖励6000元。

说了这么多,农村获得的福利确实不少,也希望确实是实惠到户到民到个人,希望大家都会有此实惠。更多信息关注Q群:

第2个回答  2020-09-17

欢迎大家阅读百家号“养殖百说”的文章,今天给您带来的内容是“新农村建设十年,到底有什么成果!”,您可以在下方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百家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新农村建设十年,到底有什么成果!

2005年10月8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如今已有十二年的光景。那么现如今新农村建设究竟有什么成效呢?

其实新农村建设这个词,到底是什么,大家的理解还是很模糊的,有些农民觉得这事跟我关系不大,是政府的事,还有有些人就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拆掉旧房换新房,修大马路,让农村的外观变得美观。实际上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十年,到底有什么成果!

一、生产发展。如今基本达到,农民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外出打工,或在家种地。尤其是这几年国家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流转到少数大户的手中了,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不断扩大,现代农业发展越来越好。

二、生活宽裕。必须承认,现在的生活水平比十年前提高了很多,但其实主要也不是靠第一产业农业拉动,总体来说,农民种地还是不赚钱的。但是现在大部分农民除了种地之外也打工,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打工的收入,所以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基本上除了进城买房子和看病这两样都能自给自足。

三、乡风文明。说实话,这个觉得并没有达到欣欣向荣的景象。原因也很明显,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太多,村里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产生一些矛盾。生活上、精神上都有不小压力,文明是比以前文明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却不一定有趣。

新农村建设十年,到底有什么成果!

四、村容整洁。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已经很好,路变得更宽更平,水电基本全覆盖,大部分也装了宽带,快递都能直接进村!比以前舒服很多。既可以享受田园生活,又可以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

农村的房子,有些统一规划,建了新村,像小别墅一样。冬天统一供暖,虽然有人说院子小了点,但是基础更完善了,也确实更干净了!

五、管理民主。抓紧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法律,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

这个提出具有很大意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有被赋予法人地位,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彻底扭转由村委会代行其职能而导致的种种乱象,完善内部机构,构建权责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第3个回答  2020-09-17

尽管浙江的特色小镇受到国家大力支持,但特色小镇绝对不是浙江一个模式,因为浙江的模式很多是不可复制的,中西部的广大地区也需要有一个样板、一个模式。而四川的新农村综合体模式是中西部特色小镇的非常好的样板。

一、什么是新农村综合体?

新农村综合体本质上就是特色小镇,其基本内容也是把村落民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集约配置,形成聚居适度、产业优先、功能完善、城乡融合、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农村新型社区。

二、新农村综合体具有哪些特点?

新农村综合体具有“小”、“组”、“特”的特点。

“小”就是小规模,原则是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在规模上不贪大求全,综合体的每个小组团农户规模控制在50户左右,综合体总规模以100户至300户为宜,一般不超过500户。

“组”就是组团式,采用组团式布局,由几个大小不等的小聚居组团组合而成,组团之间留有足够的生态距离和空间,平均距离不得小于30米,组团区间道路宽度不宜超过6米,既适当集中归团,又相对比较独立。

“生”就是生态化,即充分依托自然地形地貌,各聚居组团自然分布于山、水、田、林、路之间,保留传统农村的文化、建筑、农田、树木、森林、鱼塘等元素,保留自然优美的生态系统和田园风光。尽量用微景观来营造生态环境,包括微田园、微景观、微道路等,避免城市中大草坪、大绿地的做法。

三、新农村综合体怎么建?

(一)统一规划

多规融合,合理布局。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有机衔接

要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理念,遵循“集约节约用地、方便生产生活”原则布点。

按“紧凑型,低楼层,川西式”,处理好山、水、田、路、林与居住组团的关系。体现田园风貌、新村风格、现代生活和方便农民生产。

(二)分享城市功能

“小组生”新农村综合体应该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城市的基础设施要延伸到农村,城市的公共服务要覆盖到农村。

农民集中居住后,用上自来水、天然气、安上了光纤和宽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居住形态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要按照“1+21”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建设标准配套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学校、邮局、超市等21个元素全部都完备,

构建“十分钟生产生活圈”,提高农民现代生活品质。

(三)保存乡村风貌

浙江的特色小镇,绝大多数都是在说特色产业,对建筑风貌提的很少,同时,当前很多地方一提到传统建筑风貌,都愿意搞徽派建筑,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建筑风貌,需要认真挖掘自身的特色。四川的新农村综合体在传统建筑风貌保持上做的比较好,能够明显区分出地域特色,从而通过建筑风貌体现出地区文化标志。

(四)产业配套

产业,是新农村综合体区别于过去所谓的农村新社区的标志。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产村融合发展,是夯实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产业基础和支撑。

包括与现代农业融合、与传统工艺产业化融合、与民宿经济融合、与乡村旅游融合、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与养生健康产业融合、与养老休闲产业融合发展。

(五)因地制宜

在公共服务配套上,要考虑农村与城市的差异,追求适当、合适、低成本、小规模。

新农村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方面既要满足村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也不能单纯追求更高标准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建设新农村综合体时要考虑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弹性配置。

施行“1+8+N”标准,这个“N”就是弹性的,货运发达的就要根据实际配套相关公共服务,山区就要配置紧急避灾避难的场所等,同时还必须要考虑运行维护成本,不能仅仅追求高大上。

第4个回答  2014-01-04
什么是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1.“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十一五”时期,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优势,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2.“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
  3.“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4.“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5.“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