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的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5

区别如下:

一、证书性质的不同

会计师是一种职称。会计职称分为会计初级职称、会计中级职称、会计高级职称。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评定会计师职称。

注册会计师是指执业资质。谈到注册会计师,指的就是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

二、报考条件的不同

报考会计师(会计中级职称)的硬性条件是: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取得博士学位。

注册会计师考试有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条件是:

1、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三、考试科目的不同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实行的是“6+1”模式,是指专业阶段考6科,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考试考1门,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扩展资料

会计师的等级

会计师的等级是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1、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

2、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3、高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

4、注册会计师: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会计师

百度百科-注册会计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8-31

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区别有两者概念不同;报名条件不同;考试科目不同;成绩有效期不一样。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从事审计及相关工作。而会计师,一般指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可以接受当事人委托,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会计人员。


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有什么区别一、两者概念不同

会计分为职称和资格,职称包括初级职称,又叫助理会计师,中级职称,又叫会计师,高级职称,又叫高级会计师;资格是指注册会计师。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所说的会计师就是中级会计职称,而非注册会计师,两者是有很大差距的。


二、报名条件不同


报考注册会计师的门槛低,没有专业限制,对工作年限也没有作规定,很适合应届毕业生来报考,因为以学历报考注会考试,考生需要满足“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这个条件。注册会计师报考门槛低,专业阶段考试报考条件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我们考注会需要在五年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考试后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综合阶段考试。


而会计师的报名门槛相对的要高,主要是对相关工作年限有限制,即“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取得博士学位”。


三、考试科目不同


注册会计师考试实行“6+1”模式,是指专业阶段考试考6门,分别是《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综合阶段考一门,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会计师考试科目为《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


四、成绩有效期


注册会计师考试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在专业阶段考试中,每科成绩有效期为5年,考生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6科,综合阶段考试没有年限要求。


中级会计职称的考试,2年之内通过3科。比如第一年考过2门,第二年剩下的那一门没过,那么第一年的成绩作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5-17
一、证书性质不同
在财会领域,主要包括两类证书,一是职称类证书,二是资格类证书。像初级会计师就属于职称类证书,而注册会计师就属于资格类证书。职称和资格的区别主要是在于,前者只能做账,而不能进行审计;后者既能做账又能审计。
二、发展方向不同
注册会计师和初级会计师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初级会计师从事的是会计行业,注册会计师从事的是审计行业。
对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来说,薪资和学历、经验和职称级别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对会计人员来说,提升自己的能力,考考个高级别的职称证书,比如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对之后的升职加薪将会更有帮助。
对打算从事审计行业的人员来说,注会证本身就具备了较高的含金量,能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这在财会领域将更容易得到同行人的认可。注册会计师在我国仍属于稀缺性的人才,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很欢迎持有注会证书者的加入。
三、考试难度不同
注会考试有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我们需要先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专业阶段6门考试科目后,再来报考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实行的是“6+1”模式,是指专业阶段考试6门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和综合阶段1门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要求考生一次通过考试。
不管是从知识点的理解上,还是从考试科目的难度情况来看,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更难于初级会计师。
在现实中,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后,初级就被视为进入财会行业的“最低门槛”,但是要想获得更为长远的职业发展。
第4个回答  2019-05-13

会计师是一种职称,而注册会计师是一种执业资格。

注册会计师分为两种,一种是执业的,另一种非执业的,前者具有审计报告签字权。执业注册会计师需要在获得注会全科合格证之后,在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2年,才能申请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否则就只是非执业注册会计师。

会计师指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可以接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会计人员。

考注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付出和努力。简单来说,通过备考注册会计师,你能够收获以下好处:

1、专业的财务知识

注册会计师考试几乎涵盖了财会领域各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财务水平将大大提升。很多大型企业和事务所在招聘高级财务人员都会明确指出,考过了注册会计师者优先考虑。

2、学习能力

在备考注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在一次次地将问题解决后,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学习能力也将大大提升。在当今发展迅速的社会,很多东西都处于一个更新淘汰的过程,只有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良好的学习能力无疑会对未来个人的职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升职加薪

近几年越来越多财务人开始备考注会,无疑是为了升职加薪。但是没有足够出众的能力,想要升职加薪会很渺茫。但是通过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的学习,加上一定实务经验的积累,工作能力会很快地凸显出来,升职加薪自然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