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学的作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一)王蒙右派后经历及复出后创作情况
“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创作从纯色到杂色。思想内涵复杂化:革命理 想主义激情中融入历史理性精神;在革命信念底色上认识到现实的力量从而表现出对现实问题的戏谑 与嘲弄。艺术上锐意求新,借鉴西方现代派手法,解构传统现实主义。
(二)王蒙“反思小说”的特征
1、淡化创伤记忆,着意揭示深刻哲理和教训
2、自觉以历史、民族、国家代言人的身份出现
3、认同历史发展,以规范个体心理情感体验,显示宏大崇高的革命理想主义色彩
4、叙事特征:置于40年代末到7、80年代的时间框架中,让时代动乱由心灵嬗变折射 而出。反思主体:大多干部身份,往往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革命信仰理想激情,遭遇运动,虽迷惘痛苦,但始 终怀有革命信念对理想忠诚。
(三)作品
1、《布礼》,理解“钟亦诚”形象
2、《蝴蝶》,张思远。确立人民上帝的主题。同样倾向:李国文《月食》 《冬天里的春天》,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3、《活动变人形》——标志作家从历史反思进入文化反思。
(1)具有“反思”与“文化寻根”两个层面,双向文化批判
(2)三种不同时态的时间流,叙事时间,增强作品立体感,设置多向座 标体系,以便从现实变革、文化承传、世界文化走向方面透视主人公心灵历程和文化人格。
(3)倪吾诚形象塑造及其典型意义
具有认知价值:A、从文化认知意义上B、从畸形人格历史遗传性。 (一)张贤亮经历及创作概况
(二)作品解读:主题。
小说将批判指向畸形时代社会的同时,将人物非人 化作为小说叙事起点,如何由非人还原成人,如何从苦难中中自我超越成为小说叙事重心。
凭什么得以超越?——女人的拯救。
《绿化树》马缨花母性多于妻性,使主人公从狼孩还原成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黄香久,妻性多于母性,让主人公从半个男人成为完整的男人。
(三)章永璘形象分析。
(四)张贤亮反思小说的特征
1、让主人公在灵与肉的煎熬中完成人格的蜕变
2、对正义的坚守,对苦难的坚定承受
3、表现善与美的力量
4、“才子佳人”传统叙事模式
(五)女性主义者对其男性中心意识的剖析。
章永霖在“自我超越”过程中 越来越感觉到与马缨花的距离,对黄香久的厌弃。强调女性对男性的奉献,始乱终弃的情爱模式。 (一)张洁、谌容生平创作概况
(二)谌容《人到中年》
1、《人到中年》的意义
提出了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呼吁尊重知识人才,关爱中年知识分子
2、陆文婷形象塑造及典型意义
物质极度匮乏,精神富有,抢救中年知识分子
(三)张洁女性题材小说:
《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 改革小说《沉重的翅膀》,九十年代末《无字》以女性血缘的纽带的家族史、弑父、杀夫、女性主义视角。
(四) 创作特色:鲜明的女性立场,对知识女性生存境遇的思考 (一)知青反思小说整体创作状况
第一阶段:
以中短篇为主,表现对往昔生活审视和对新的精神信仰、未来人生目标追寻。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陈信),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第二阶段:
以长篇为主,超越单纯知青题材本身,深入人本身进行自审性批判
梁晓声《雪城》、张抗抗《隐形伴侣》、老鬼《血色黄昏》等
(二)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解读。
(三) 老鬼《血色黄昏》灵魂自叙传,新闻实录,主人公胡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