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上司的指责和下属的不服从

如题所述

70%的职场中层都有“夹心”的感觉:布置下去的任务没有执行到位,上司指责你不称职、无能;下属有时会挑战你的权威,甚至出言顶撞。
于是,很多中层自嘲是“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上有领导压着、控制着,下有不同心、不体谅的下属,简直是职场“夹心人”。
面对这种情况,若有情绪,注定会影响在上司心中的形象,也让下属心生鄙视,那么,职场中层管理者该如何应对自己的处境,让自己能够在职场走得更顺、走得更高了?
一、跳脱出情绪的陷阱
美国职场心理学权威专家莎伦·伦德·奥尼尔在《职场心理学》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可能因为父母、老师、曾经的上司等对权威人物产生偏见,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偏见带到了自己跟上司 的关系中。
很多中层在面对来自上司或下属的攻击时,会纠结、沦陷在对方的负面情绪中,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有时候一些人攻击你或指责你,并非是你不够好,甚至与你无关,那些情绪只是对方自己的。当理清情绪是对方的而不是我的时,你就可以平心静气地考虑接下来的解决方案。
当面对来自上司或者下属的攻击或指责时,首先不要被情绪左右,我只是扮演了一个中层管理者的角色,你攻击的是角色,不是我,跟我没关系,从而把事情外化。
第二,任何一个负面情绪都是有价值的,愤怒的背后通常有期待。可以转换一下视角看看对方想要的是什么。
当中层管理者跳脱出情绪的陷阱时,就能以旁观者的姿态平和地面对并解决问题。
二、建立清晰的心理边界
职场中层要时刻准备接受上司分派的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工作,而当下属交上来的成果不合格,经常要加班加点亲自处理。
导致中层管理者夹心的最大原因——角色定位容易混淆。尤其是刚被提拔上来的中层,对自己的权力界限并不了解,层级的混乱会带来一些烦恼。哪些权力是该自己行使的、哪些责任是要上级承担的、哪些是不需要自己承担的……中层管理者需要为自己营造一个心理空间”。
很多中层都很明白这一点,但有些话很难表达出来,为了避免冲突,于是采取忍让的方式,让自己陷于纠结之中。
通常两种性格的人容易陷入这样的处境;一种是老大性格的人,倾向于大包大揽的解决问题;一种是老小性格的人,惧怕权威,生活中不敢挑战别人。
老大型的人需要拎清,自己到底是在什么位置上,并敢于对上司和下属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而老小类型的人,需要修通与权威人物之间的关系,慢慢锻炼自己敢去挑战别人,当别人侵犯自己的权益时,敢于说出来。
当一个人拥有清晰的心理边界,便意味着独立自我的存在,既不会干扰别人,也不会被别人干扰。
三、共情自己也要共情他人
导致很多中层边界不清的原因是有各种的恐惧和担心,比如怕完不成任务,怕自己的位置受威胁……
相较于其他管理岗位,中层管理者可能存在职责和权力不匹配的情况,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未必拥有相应的权力,的确容易处于两难境地。
不过,中层的位置跟所有的位置是一样的,任何角色都会有一种中间位置。比如作为老总,也会面临被别人拒绝、被市场逼迫,压力比中层还要大。
而且,任何接受分权的人都一定带有责任,在这个位置就要担负一定的责任,当下属做得不好的时候,就会被上司训斥。
当中层管理者能明白这一点时,就不会为上司的指责而纠结,也不会为下属的不服从而苦恼。
这需要提升处理关系的能力。不仅能共情自己,还能共情上司和下属;既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别人。
处理好和上司、下属的关系,除了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还需要一些技巧。比如在拒绝上司分派的任务时,把自己的感觉婉转但清晰地表达出来,但要注意出发点是为公司的利益,而不是为自己。让下属执行任务时,要考虑执行对公司的价值是什么,员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要让员工执行的服气。执行的目标是协助员工加入团队中,更好地跟团队相处,而不是让员工吃亏。采取修复的执行而不是惩罚式的执行,大家就会变得很开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