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铬矿资源现状

如题所述

我国是一个铬矿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鉴于国家对铬矿资源的迫切需求,为保证国家基本钢材和尖端工业的需要,我国铬矿地质工作者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1964年原地质部组织了“新疆铬矿会战指挥部”以新疆铬矿为重点,掀起了全国铬矿找矿热潮,随着一批铬矿产地的发现和勘探,结束了我国无铬矿的历史。至大会战结束(1980年底),铬矿勘查区已达49处,探明资源量1053.1万吨,积累了大量铬矿和基性-超基性岩资料,基本查明了我国铬矿分布的总体格局。在此阶段,我国共投入铬矿找矿地质勘查事业费约4.28亿元,完成钻探工程量约292.6万米,坑探5.8万米;提交科研报告约223份,发表论文约278 篇;查明我国基性-超基性岩岩体总数约11443个,出露面积11147km2,其中超基性岩体8635个,总面积4516km2(姚培慧等,1993)。此外,对铬矿的找矿勘查方法也作了一些探索。80年代后,铬矿勘查资金逐年减少,找矿规模不断缩小,资源量仅有少量增加,铬矿工作的重点也由找矿勘查转向铬矿地质科学研究。不少学者对超基性岩及铬矿的成岩成矿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对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我国铬矿资源家底

我国铬矿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是我国铬矿勘查的黄金时期,先后发现了罗布莎、萨尔托海、大道尔吉等中型以上的铬矿床,在检查物探异常时发现了萨尔托海东南6km处隐伏的鲸鱼矿床。此时,铬矿资源量快速上升。历年获得的资源量见表1-3。

表1-3 中国铬矿历年储量、资源量一览表

储量单位:万吨、矿石。

从上表可以看出:

1)我国铬矿资源量增长主要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铬矿大会战时期,至1980年累计探明储量已达1053.1万吨,此后至1993年仅增加252.2万吨,达1305.3万吨,保有储量为1121.8万吨,而此时期,铬矿的消耗量逐年递增。

2)1999年至2000年,铬矿保有储量有所下降,至2000年,仅有978.2万吨。

3)2001年后,全国进行矿产储量套改,以与“国际标准接轨”。使用中发现新旧资料对比仍有一定困难,仅过去的保有储量与现在的查明资源储量较为接近,可作为对比参数。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5年,查明资源储量逐年下降,2006年后,新增资源量较多,累计221.72万吨。而这些新增资源量绝大部分为西藏罗布莎矿区贡献(后文还将详述)。

二、我国铬矿资源特征

据201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储量通报,全国已开展勘查工作的铬矿矿区64处,查明铬矿资源储量仅有1149.87万吨(表1-3,应为当年查明保有资源储量),不及世界基础储量的百分之一。我国铬矿具有矿床规模小、区域分布差异明显、矿床成因类型单一以及冶金级富矿石所占比例不高等特点。且矿石生产水平较低,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0~20万吨之间,而我国铬矿年消耗量,近几年则一直维持在百万吨以上,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缓解国内铬矿供不应求的局面,资源紧缺程度极为突出。

我国铬矿资源特征:

1)小型矿床居多。通过本次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查明,全国已发现铬矿床,矿点、矿化点达350个,主要分布于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图1-3a、1-3b),但成型矿床并未增加,绝大多数仍为矿点、矿化点。全国仅有1个大型矿床,4个中型矿床,分别是西藏的罗布莎铬矿床(据西藏地矿局2013年统计,罗布莎矿区已探获资源储量超过500万吨,为大型矿床。香卡山矿区资源量超过100万吨可达中型规模);内蒙古赫格敖拉矿区(累计资源储量约288.6万吨)、新疆萨尔托海矿区(累计资源储量约219.5万吨)、甘肃大道尔吉矿区(累计资源储量200.5万吨)(表1-4)。上述的5个(包括1个大型、4个中型)铬矿床都由数百个大小不一的矿体组成,具有成群出现、呈带分布、分段集中的特点。

图1-3a 各省(市、自治区)铬矿查明资源储量分布饼状图

图1-3b 各省(市、自治区)铬矿床(点)数量统计图

2)矿床类型单一。世界原生铬矿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层状铬矿床,它主要产于古老陆块区层状镁铁-超镁铁杂岩内,以布什维尔德、斯提尔沃特以及津巴布韦大岩墙等铬矿为代表;另一类为蛇绿岩型铬矿,多产于显生宙以来各造山带中蛇绿岩(蛇绿混杂岩)中。我国铬矿的成因类型较为单一,具工业价值的铬矿以蛇绿岩型铬矿为主,至今尚未发现典型层状基性-超基性岩型铬矿(图1-4)。

图1-4 中国铬矿分布图

表1-4 全国有关省(市、自治区)铬矿产地数量与源量储量一览表

注:表中探明资源量均为累计查明资源量(其中包括部分未上表资源量),数据引自各省(市、自治区)成矿规律组报告;预测资源量由预测组提供。

3)优质矿石量少。高品位冶金级矿石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等地,其资源量仅占总保有资源储量的38.6%;耐火级矿石主要分布于新疆萨尔托海等地区;化工级矿石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等地(图1-5)。

图1-5 各省不分类型铬矿查明富矿与总资源储量直方图

(数据来自2012年储量通报)

三、我国铬矿资源形势

1)铬矿是发展优质钢铁的重要原料。我国铬矿资源短缺,国内铬矿产量不足消费需求的3%(中国矿产资源年报,2011),对外进口逐年增加。从1980年到2012年,我国铬矿资源量(表1-3,2000年前用保有资源储量,2000年后为查明资源储量)仅增加了107.63万吨。基础储量由2000年595.2万吨,到2005年仅为520.9万吨,2012年下降为405万吨,逐年下降趋势明显(图1-6)。如不能找到新的接替资源,不远的将来,我国的铬铁矿资源可能枯竭。

图1-6 1963~2012年中国铬矿基础储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注:1963~1970年数据出自张建博士论文“新疆西准噶尔地区铬铁矿资源潜力评价研究”,其中基础储量为保有储量,2000~2012年数据据国土资源部公报。

2)我国铬铁矿开采、生产水平一直较低。1970年,铬矿年产量仅为3万吨,2007年产量最高,总产量达28.2万吨,此后,铬矿产量略有下降(图1-7)。铬矿主要产区有西藏,新疆、甘肃以及内蒙古。据马建明(2007)统计,全国共有铬矿矿山23处,无大型矿山,仅有中型矿山1处,小型矿山12处,小型铬矿采矿点11处,从业入员1842入,工业总产值7.66亿元。其中,西藏2007年铬铁矿石产量为14.3万吨,采矿实际回收率平均为77.5%,矿产品销售收入5.39亿元,年利润总额约2.65亿元。

图1-7 1970~2010年中国铬铁矿产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张建(2009);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11),《中国矿产资源年报》(内部)

1957~1996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矿业网;1999~2005年数据来源于USGS Minera1yearbook2000,2003,2005,2006

3)由于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近年炼制不锈钢的铬铁合金产量呈上升趋势,2005年,世界铬铁合金生产总量约为657万吨,主要的生产国有南非(258万吨)、哈萨克斯坦(116万吨)以及中国(75万吨)。解决我国铬矿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主要依靠进口。1957年,我国进口铬矿仅1.94万吨,至2012年进口量达到929.3万吨,主要来自:南非448.6万吨、土耳其183.6万吨、澳大利亚50.1万吨、巴基斯坦47.4万吨、伊朗44.8万吨、阿曼42.5万吨、印度31.7万吨(马建明,2013)。以上7国合计848.0万吨,占我国进口总量的91.3%。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铬矿进口国。

虽然,从全球角度来看,铬矿资源并不紧缺,但由于分布不均匀,价格容易受入为因素控制。目前世界主要的铬合金产地,已逐步转移到具有丰富铬铁矿资源的国家(南非、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印度等)(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13,《世界矿产资源年评》),这些国家可能会对铬矿石的出口采取限制、提价等措施,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2007年,我国进口铬矿平均到岸价为254.2美元/t,2008年则猛增至396.7美元/t,2011年有所回落,平均到岸价为282.1美元/t,价格变化的主动权不在我国。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新的对策,立足国内,寻找新的铬矿矿产地。同时也要协助国内企业寻找条件较好的国家、地区,走出去。通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我国铬矿资源紧缺问题,从而可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多的资源,以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通过科技创新寻找铬的替代品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方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