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论文

想要一篇论文做参考。要求:
“金融危机与客服(主要是呼叫中心)变革”为主题的论文。

请哥哥姐姐们帮帮忙!
满意再加50分哦,谢谢!

人口仅30万的冰岛政府破产了,人口超4000万的韩国政府濒临崩溃,韩元处于持续贬值的痛苦挣扎当中。多米诺骨牌效应推倒的下一幅骨牌是谁?几乎可以说,这次真的,几乎一个也不能少,或许,除了中国。

我一看到到处都在说全球性降息,然后说降息的国家都是负责任的国家,这种说法,我就觉得很好笑。就好比在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中说货币贬值的国家是负责任的国家一样,或者说就好比说在碰到猛兽的时候,跑在前面的人是最负责任的人一样,都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如果按照这个说法,98年的时候,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只有中国是唯一货币没有贬值的国家,那岂不是说中国是当时唯一不负责任的国家?

这是最可笑的事情了。把所有不懂金融或者仅仅懂点金融的皮毛的人,全部蒙在鼓里了,令我更加诧异的是,迄今为止,我居然没有看到任何地方任何文章对于此点提出像样的质疑。降息真的有效么?我觉得不见得。这也是为什么到处写次贷危机的东西比比皆是,而我却还是一定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了。我希望让所有人明白一些真正实质性的东西。

我的题目原本是金融危机的实质,但是既然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继续把这个铺垫说下去,好了,我们回到98年吧,并以此作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参照和对比。

在98年以前,日本陷入持续的衰退以后,把投资的重点都放到东亚东南亚,导致这个地区的短暂繁荣,别的地方的过量的投资持续涌入,我们看看这个模式:

外贸顺差(或逆差)+资本项目顺差-财政赤字》0

无论顺差或者逆差吧,很简单的道理,资本项目都肯定是顺差的,因为投资不断涌入啊,投资不断涌入之后,虚假繁荣便产生了,那些对冲基金公司啊,投资公司啊,炒高你的股市,炒高你的楼市,并且造成一个本国货币虚高的假象。货币虚高的实质,一方面外汇储备多啊,这个是因为有不断的外资涌入,进来炒作你的房产股市泡沫,一方面本国人的超前消费水平大大提高,事实上本国货币已经有强大的贬值的动力了,只不过危机还没有挑明,一旦明了,会瞬间崩溃。

这就是98年的模式,从97年7月2号开始,在资产泡沫下,在消费信贷泡沫下,泰铢开始贬值,最后蔓延到韩国,甚至蔓延到俄罗斯。我想,到这里,有人会看不懂,我就让大家看个明白。这个就从货币局制度说起吧。

一:货币局制度及98年金融风暴

货币局制度其实并不是只有一种理解,而是有多种理解。不过一般说来,指的是以本国货币盯住目标国货币的汇率制度,比如2005年以前的中国,现在的香港等,这个制度的目的是造成一个人为施加的对本国货币的影响,其依靠的是足够数量的目标国货币储备和调控政策。

比如以2005年以前的中国为例,以8.27的汇率盯住美元,依靠的是美元储备的一个调节作用。当人民币币值下降时买入人民币抛售美元,当币值上升时买入美元抛售人民币。但是总的来说是存在一个上升的压力,所以一直在抛售人民币而买入美元。这是细节了,总之,就是说美元这种储备货币,或者说全球性货币,是很多国家货币稳定的基础。

于是97年泰铢贬值的实质就是大家对于泰国的经济失去信心,于是纷纷抛售泰铢,换成美元,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泰国的美元储备最后消耗殆尽,然后泰国就需要更多的美元来兑现本国货币,来维持本国货币的价值,当维持不了的时候,泰铢贬值。

当时的泰国,以及甚至于后来的韩国,其美元储备用完之后,货币迅速贬值,他们在申请了国际援助,借来大量美元,甚至兑换了本国的大量黄金之后,才稳住局面。

我们这样就可以直接看到前段时间的越南,其实情况是一样的,只不过越南政府实在是笨得不行,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在98年的时候没有犯过错吧。越南没有重工业基础,在摩根高盛等跨国投资机构的鼓吹下,越南股市和楼市在2007年都奏响了从胜利走向进一步胜利的凯歌,什么越南即将取代中国而成为世界投资的首选地,什么越南经济奇迹之类肉麻而不切实际的吹捧都出来了。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关注这个国家,因为一旦这些跨国投资机构开始吹嘘的时候,往往就是他们要撤离的时候了,我当时就想,越南,你该歇歇了,你也该垮了吧。

于是今年,越南垮了。

垮的模式几乎和97年泰国垮掉的模式一模一样。都是资产泡沫过后的外资撤离,外资撤离过后的储备枯竭,储备枯竭过后的国际求援。

农德孟(是这么拼的吗?)不去求援国际金融机构,而特地跑来中国,找老大哥帮忙,很简单啊,因为知道那些国际机构是狼虎,他们提出来一系列苛刻条件,什么清算你的银行了,什么监督你的贷款了,什么之类的了,看看那些拉美国家借债都搞得跟吸毒上瘾一样,陷入债务危机不能自拔了,他敢找吗?所以越南也算是最后清醒了一把。经济没有拉美化。

结果我不知道,我想中国会帮的,就如同98年宣布人民币不贬值一样,这是中国对于本地区的一贯责任心。但是2008年,情况有所不同:

二: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冰岛政府的破产和韩元的暴跌

很抱歉还是先回到98年,98年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大家都知道,但是我想并不是都知道其影响是什么,我这里简单说一下: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了,当泰铢贬值时,那些国际或者非国家的金融机构会开始在泰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寻求拆借的资产来冲抵损失,我们打个比方,当摩根斯坦利在泰国的投资受到损失的时候,为了弥补损失或者挽救损失,比如说为了偿还其以美元标价的债务,它可能会变卖它在中国的资产换得美金去泰国救火,这样的情况下,若是所有的国家的货币都在贬值,而唯独中国不贬值的话,中国就成了出头鸟了,很可能很多投资都会趁这个机会来变卖中国的资产换得美元。包括泰国本国在中国的投资。

所以在98年,中国经济不如现在这么开放的情况下,人民币不贬值,依然是对整个东南亚的世界的巨大贡献,具体的数据我没有查到。我来说说中国当时这样做的后果。

当时人民币不贬值,其实是中国重新拾起其历史上对于整个东亚(这里包括东南亚,但是未必包括日本,以下同)的责任。我们是从后果来推测这个动机的,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在几乎任何东南亚国家,人民币成了香饽饽,成了几乎可以任何时候自由兑换的货币,我们这里做个比较,比如马来西亚的马币,在中国银行里是不能够兑换成人民币的,因为马币不具备这个资信,而人民币可以在马来西亚的银行直接兑换成马币。这就是差异。简而言之,经历了98年的金融风暴之后,人民币几乎成为整个东亚的硬通货。毫不夸张得说,人民币已经部分取代了美元在亚洲的地位。这就是98年中国做法的战略影响,直接奠定了人民币在整个东亚的地位,足以用深远来形容。

但是今年是2008年,今年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

首先,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比98年要高得多,其次,这次金融危机不是98年那样区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以中国的经济容量,可以为成为东亚经济的定海神针,但是绝对不够实力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轴,而且,更重要的是,98年是亚洲经济出了问题,美国经济至少还算健康,而现在的情况是美元本身出了问题。

不过由于美元仍然是目前来说唯一最重要的储备货币,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相当奇怪的现象,一方面美国的经济已经开始衰退,甚至于全世界对美国经济的信心都在动摇了,另一方面却违背金融学常规,美元相对于其它货币,尤其是那些扛不住金融风浪的小经济体比如韩国、马来西亚等的货币汇率急速爬升,美元在美国经济疲软的情况下却表现得异常坚挺。像这种情况,在其它国家都不可能存在。

当然,由于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并没有贬值,人民币也是坚挺的。

其实,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美国经济出问题,而在于全球经济都出问题了。因为这个是一个共生的关系,说白了,中国若是不依靠美国人的消费来寻求发展,在美国经济出问题的时候,中国也不至于外向型企业纷纷破产。我们究竟应该责怪美国滥发货币来消费,还是应该责怪我们这种发展模式的固有缺陷呢?

就如同吸毒上瘾的人是应该责怪毒品,还是应该责怪自己不该沾染毒品呢?

于是,一个吸毒上瘾的国家死掉了,这个国家,就是冰岛。

另一个吸毒上瘾的国家奄奄一息,这个国家,就是韩国。

死呢,有各种死法,冰岛的死法,不是因为美国人的消费,而是因为他自己的消费。就好比说金融危机各不相同,98年金融危机的实质是投资过剩导致资产泡沫与消费过剩,泡沫破裂后的经济崩溃。这次的原因呢?

其实还是资产泡沫,只不过这次的资产泡沫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而且从美国开始,98年的资产泡沫当中,美国国内的经济还算是健康的,美元来“拯救”亚洲以后,其美元霸权的地位还是保住了,不但保住了,甚至地位上升了,而且,整个的金融危机,影响到了几个小的经济体,却并没有影响到全世界,其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对于美元的信心。

而这次泡沫破裂当中,以美国为最,美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背后,却是美元的持续上涨,这个美元上涨的根源在于其它国家,比如冰岛,比如韩国对于美元的需求量增大,受金融危机波及的国家,都购入美元来稳定本国货币的稳定。

但是且慢,如果说98年以后,世界经济仍然对美元霸权的地位有足够信心。但是2008年,我可以断言,美元已经走到了其真正的转折点了。这个伴生的转折点,变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转折点。

中国人有句老话说得很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全球经济在2008年被美元咬了一口,难道以后还会上美元消费的当么?还会上虚假繁荣的当么?

好了,终于引出了我这篇文章蕴含的真正主题了:

这里我大胆得设想,或许美元霸权真的就此终结了,或者,至少,是一个转折。

而且在我看来,世界各国购入美元,本身就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但是,除此之外根本没有别的办法,美国就像是一个维护金融秩序的黑社会老大,现在老大的健康出了问题,各个小弟或者不是小弟的国家,害怕美元崩溃之后造成的权力真空会令整个世界更加动荡,经济困难更加难以对付,所以只能眼巴巴得拯救美元支撑下的全球经济。更何况,这个世界的很多资产,是以美元标价的。

所以,现在不拯救美国,不拯救美元,是肯定不行的。

黑社会老大生病了,而且不再像从前那么强壮了,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只不过在目前情况下,大家彼此都利益相关,很多国家的很多资产,很多东西靠着老大借的钱维持。比如中国日本德国。

全球经济培养了美国这个打手,这个打手发行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美联储就是全球中央银行,美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代表这美元的信用度。

但是以后呢,在这个危机过后呢,会出现什么情况,很简单,这个世界不再信任这个老大了,整个世界的金融格局将改写了。这就是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在于,全球金融系统,可能因为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入而崩溃。

三:当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这几天几乎世界各主要国的股市都出现了史所罕见的暴跌,在我看来,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对金融危机本身的恐惧,其实质是世界各国对于美国经济崩溃的恐惧。世界各国的股市将会继续暴跌,这次的金融动荡刚刚开始。

美国经济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目前来说,全世界降息,美国已经急得卖武器,急得要日本承担阿富汗战争的驻军费用,美国是真的没钱了,美国现在背着10万亿美元的债务,另外每年还要支付超过4000亿美元的军费支出。美国过分透支了自己的国力和经济实力。这是美国衰落的根源。也是美元衰落的根源。而全球经济,已经被美元霸权给极度扭曲了。以美国13万亿美元的GDP总量来说,其将来的债务负担和军费负担几乎是其GDP总量的十分之一。

另外,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型投资机构全部都破产或者濒临破产,其影响波及全世界。美国经济基本上已经处于崩溃边缘了。

降息的原因在于需要扩大货币供给,扩大投资,增大流动性,刺激经济,应对当下的经济困境。当然,这需要全球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这次步调很一致。但是,绝对是治标不治本。其根本在于,全球金融体系需要改变,金融秩序需要改写。

于是,我断言,美元的霸权,很有可能因为这次金融危机而终结。并且,世界金融秩序会如同73年那样改写,只不过是往反方向,也就是不利于美国的方向改写。也就是说,美元的霸权,会因为这次金融危机而结束。

整个世界,将重新进入多极的“战国时代”。在这之前,全球经济将可能经历一场巨大的考验,并且开始重新分配金融格局,需要少则3-5年,多则5-10年,才能完成。整个过程,都是危机四伏,很多国家的经济将崩溃。甚至包括一些大国。

我们现在看到的,尽尽是冰山一角的一角。所有的人,要有心理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22
http://zhidao.baidu.com/q?word=%BD%F0%C8%DA%CE%A3%BB%FA%C2%DB%CE%C4&ct=17&pn=0&tn=ikaslist&rn=10&lm=0&fr=search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初探
摘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风险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危机传递与传递源、被传递对象、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传递过程、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结构等相互关联。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力度一般与传递源的距离、各国的经济实力、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等成反比。拯救国际金融危机的方法对迅速中止危机的传递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代投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力度一般与传递源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近被传染的程度越大。同时,传递力度与各国的经济实力、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管理程度以及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有效性成反比,被金融危机传染的国家,这些指标往往不佳,相反,则传染的程度相对要轻一些。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中止,与区域内有无中流砥柱,即经济强国的实力及其解救他国金融危机的态度,并与国际社会援助的方法和及时性有着很大关系。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如果区内强国对泰国的问题能给予重视并及时资助,危机不至于会扩散到后来那么大。

参考资料:baidu

第2个回答  2009-02-25
这次金融危机总的来说米国是大赢家,欧洲,俄罗斯,亚洲都被他正跨了!二战奠定的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通过这次金融危机巩固了他的世界霸主地位。要是老美不来这一手,欧元有可能取代美元,欧盟的实力在装大,还有复苏的俄罗斯,中国,日本。你就以金融危机是美国策划为主题写论文吧,保证你能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2-25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