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高脚蛛怎么吃蟑螂

如题所述

用网直接捕杀蟑螂 ,可连续捕食多只蟑螂,白额高脚蛛主要以捕食蟑螂、苍蝇、蛾等昆虫为生,可算是益虫。 食量不小,可连续捕食多只蟑螂。

放任家中白额高脚蛛生存,可达自然杀蟑之效。白额高脚蛛人为饲养很好养,它不仅吃蟑螂、苍蝇、蛾,还吃蟋蟀等小昆虫,它的耐饥力很好,一个星期只喂一两次都可以了,当然,有条件的话每天喂更好。 

白额高脚蛛是夜行性动物,喜欢出没于稍微阴暗的地方,白额高脚蛛卵为圆盘状,雌蜘有抱卵游走的护卵行为,在交配产卵后,为了保护卵,会用丝将卵固定于腹部,白额高脚蛛是无毒的蜘蛛。

扩展资料:

白额高脚蛛头胸部前后缘各有一条黄白色横带,一般体型约10厘米左右,白天藏匿于橱柜缝隙或天花板,夜晚外出觅食,捕捉蟑螂或飞行的昆虫。

在台湾通常俗称旯犽(ㄌㄚˊ ㄧㄚˊ ),在大陆潮汕地区称为马龙骑 (广东汕头称“喇牙”)。在广东省广府地区一般称为“禽罗”,(广东汕尾海陆丰也称旯犽)。 

习性胆小,被人类追打时会迅速逃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5
俗称高脚蜘蛛、大蜘蛛、旯犽、拉牙、喇牙(或作[虫拿][虫额])。是大型的室内蜘蛛,是家居蟑螂的主要天敌。
[编辑本段]习性
白额高脚蛛源自于日本南方,是室内最大型的蜘蛛, 头胸部前后缘各有一条黄白色横带,一般体型约10厘米左右,白天藏匿于橱柜缝隙或天花板,夜晚外出觅食,捕捉蟑螂或飞行的昆虫。 在台湾通常俗称旯犽(ㄌㄚˊ ㄧㄚˊ )。在大陆潮汕地区称为马龙骑。(广东陆丰市也称旯犽) 夜行性动物,喜欢出没于稍微阴暗的地方。喜欢潜入人家、农舍,是台湾会栖息在室内的最大型蜘蛛,平常喜欢躲在屋顶、橱柜缝隙等处。 体长约20mm~30mm,全长(包括脚)约100mm~130mm,张开脚时约有CD的大小。 白额高脚蛛是无毒的蜘蛛,即使被咬也不会造成严重伤害、不结网,主要以捕食蟑螂、苍蝇、蛾等昆虫维生,可算是益虫。 食量不小,可连续捕食多只蟑螂。放任家中白额高脚蛛生存,可达自然杀蟑之效。 白额高脚蛛人为饲养很好养,它不仅吃蟑螂、苍蝇、蛾,还吃蟋蟀等小昆虫,它的耐饥力很好,一个星期只喂一两次都可以了,当然,有条件的话每天喂更好。
[编辑本段]民间传说
台湾民间传说白额高脚蛛的尿液可能造成皮肤(尤其是嘴角)溃烂,多视为害虫而人人唯恐不及。 现今研究发现,嘴角的溃烂是由隐翅虫引起的,与白额高脚蛛无关。 事实上白额高脚蛛并不具备对人有影响的毒性,而且习性胆小,被人类追打时会迅速逃离(但用手直接抓的话,可能会被白额高脚蛛基于防卫而咬伤,结果伤口有可能感染细菌而发炎、化脓。)。
评论 | 44 7

举报| 2010-06-25 16:58copying | 四级
白额高脚蛛是室内活动的蜘蛛中体型最大的种类,雄蛛体长1.5~2cm,雌蛛体长2.3~3cm,八脚细长,全长(包括脚)约10cm~13cm,张开脚时和CD差不多大小。全身密生黄灰色毛,其额区有一条白色横带,此为白额高脚蛛名称的由来。雄蛛背甲有一个很大的黑色V字形斑纹,雌蛛则没有这个斑纹。白额高脚蛛是夜行性动物,喜欢出没于稍微阴暗的地方。无毒,不结网,肉食性,在室内主要以捕食蟑螂、苍蝇、蛾等昆虫维生,食量大,是室内蟑螂最主要的天敌。
白额高脚蛛无毒、不结网,主要以捕食蟑螂、苍蝇、蛾等昆虫维生,可算是益虫。食量不小,可连续捕食多只蟑螂。放任家中白额高脚蛛生存,可达自然杀蟑之效。

然白额高脚蛛难以人为饲养,当家中蟑螂、苍蝇绝迹时,白额高脚蛛为了觅食,会自然离去。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直接捕杀蟑螂。

白额高脚蛛主要以捕食蟑螂、苍蝇、蛾等昆虫为生,可算是益虫。 食量不小,可连续捕食多只蟑螂。放任家中白额高脚蛛生存,可达自然杀蟑之效。白额高脚蛛人为饲养很好养,它不仅吃蟑螂、苍蝇、蛾,还吃蟋蟀等小昆虫,它的耐饥力很好,一个星期只喂一两次都可以了,当然,有条件的话每天喂更好

白额高脚蛛是夜行性动物,喜欢出没于稍微阴暗的地方。

白额高脚蛛卵为圆盘状,雌蜘有抱卵游走的护卵行为,在交配产卵后,为了保护卵,会用丝将卵固定于腹部。

白额高脚蛛是无毒的蜘蛛,即使被咬也不会造成严重伤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