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高中求最值的方法有这几种,解释下……

如题所述

基本不等式就是

利用
a²+b²≥2ab

方法有:
1.二次函数直接算对称轴
2.换元(三角函数等,任何你可以想到的简化题目的换元方法)
3.导数最值,求导=0,再看两侧导数的正负
(求最值时要同时计算区间端点的大小)
4.配方(最基本的方法
,想不出其他办法时最好的办法)
5.均值
,柯西不等式(还有一些琴生不等式什么的有可能不给用,但可以用来拓展思路
提前获得答案)
6.数形结合(例如求某个分式的最值(比如分子是cosa+1
分母是sina+1)可看做直角坐标系中的斜率((cosa,sina)

(-1,-1)连线的斜率);还比如把要求的式子转化成两点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出现什么根号之类的);还有求绝对值之和的最值等。)
总的来说

求导和不等式是工具

换元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上面两个工具
;而数形结合是形象理解的好方法
一般用于填空题
平时要有意识的使用,即便没能得到答案,对于整体把握也很有帮助。
注意:分式一般需要如下处理
,将变量有效的分隔开:
比如
x+1
/
x+2
=
1
-
1
/
x+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31
1基本不等式中的“二定”指应用定理求最值时,和或积为定值。
例如: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a+b)/2
≥√ab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首先求最值时,先看a,b是否为正数。然后就是“二定”,如已知a+b=3,则有(3/2)²》ab,当且仅当a=b时,取“=”ab=9/4,所以a=b=3/2。
下面是,积定和最小。如求X+1/X的最小值,X乘1/X=1,即积定,有X+1/X》2√1,当且仅当a=b时,取“=”,所以X=1/X=1,X+1/X有最小值,22首先,这个不是Y=A^X
公式类型。如果要用这个公式,A必须不含X先两边对数再求Y'
Y'=[ln(1+1/X)
-
1/(1+X)]
×
Y
由于Y=(1+1/X)^X
,在X>0时,Y>0
所以只要讨论ln(1+1/X)
-
1/(1+X)的正负
[ln(1+1/X)
-
1/(1+X)]'=1/(1+X)²-1/(X(1+X))
所以在X>0时,[ln(1+1/X)
-
1/(1+X)]'<0
即在X>0时,ln(1+1/X)
-
1/(1+X)严格单调递减
而x->∞时,lim[ln(1+1/X)
-
1/(1+X)]=0
所以在X>0时,ln(1+1/X)
-
1/(1+X)>0
即在X>0时,Y'>0
所以原函数单调递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