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报销,必须事先去当地卫生局备案吗

如题所述

是的,必须事先去当地卫生局备案
1、实现医保异地就医,首先要备案。参保人员须完成备案,备案前,参保人员应确认所选择的异地医院属于“全国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备案后,在异地医院住院治疗时,刷自己的社保卡,即可按规定的本人应当享有的比例,进行实时结算报销。
2、备案基本流程:
持本人社会保障卡和二代身份证到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如已在异地居住,可委托他人进行备案)。
(1)填写《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登记表》;
(2)查询备案医院是否在异地就医住院费联网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名单里。
(3)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核对,并将参保人信息上传至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扩展资料:

医保异地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探索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办法。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之间的衔接。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医保异地结算将分“三步走”。

参考资料:医保异地结算-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1

是的,异地就医报销,必须事先去当地卫生局备案。

哪些人需要医保异地报销备案?

(1)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指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2)地长期居住人员:指在异地居住生活且在当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员的人员;

(3)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指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在外地有固定住所且工作一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4)异地转诊人员:因病情需要经参保地定点医疗机构诊断需转外地医疗机构诊治的人员。

其中,前三类人员统称为“异地居住人员”。

医保异地报销怎么备案?

1.异地居住人员

持本人社会保障卡和二代身份证到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如已在异地居住,可委托他人进行备案)。

(1)填写《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登记表》(可在社会保险局网站下载);因病转外就医人员需提供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诊意见的《基本医疗保险转外就医备案表》,也就是说当地医疗机构无法治疗或未治愈时才能转诊。

(2)查询备案医院是否在异地就医住院费联网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名单里。登陆人社部社会保险网上查询系统(网页链接),查询可供选择直接结算的“全国异地定点医疗机构”,选定外省基本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即可。

(3)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核对,并将参保人信息上传至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流程图如下:

拓展资料:

医保异地报销备案所需材料

一、异地报销(异地备案、转外就医等)需提供以下材料

1.医保卡;

2.银行卡;

3.本人或代办人身份证原件;

4.发票;

5.汇总清单;

6.出院小结或病历。

二、特殊报销除以上正常材料外,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出差急诊:提供单位盖章的出差证明。

2.慢性病维持:慢性病用药情况的病历或出院小结(厦门)及外地证明。

3.新生儿:出生证明(出生三个月内参保)。

4.异地探亲:探亲证明(居委会、单位或其他机构盖章)。

5.因私外出:来回实名机票火车票等相关证明(可提供复印件)。

6.学生假期异地就医:学校开具的证明并盖章。

7.交通事故:公安或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及情况说明(意外事故要写情况说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异地就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是的。在外地住院可以报销,但是提前必须到卫生局去办转诊手续。跨省就医是这样的:首先要拿着你的农合卡到你们那里的一家县级医院开转诊单然后在农合部门盖章,然后再住院起付线是2000元报销比例是65%。需要自己垫钱。

办理就医备案流程如下,各地略有不同:

① 填写《异地备案表》;

② 本人持二代社保卡(已在银行激活),在医保经办机构做卡信息确认;

③ 驻外工作的,需单位提供《异地备案花名册》;

④ 居住异地的退休人员、居民和灵活就业人员需提供异地居住的相关证明;

⑤ 跨省转诊转院的,由本人或其家属填报转诊转院申请表,经具备转外资质的医院签字确认后,到社保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登记。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异地就医都可以备案报销的。对于异地就医备案的参保人,国家设有一定条件。

申办人员

1、退休异地安置的参保人员;

2、退休后在境内同一异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参保人员;

3、常驻境内异地工作的参保人员。

拓展资料:

“异地医保就医”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一次性的异地医疗,包括出差、旅游时的急性病治疗以及病人主动转移到外地就医,所产生的问题是不能及时结算医疗费用。

二是中短期流动、工作岗位不在参保地的人员的异地医疗,包括单位在各地的派驻人员、派驻机构在当地的聘用人员,还有一种情况是整个单位都处在流动状态,如建筑业等职工的就医,所产生的问题要么是不能参加医疗保险,要么是要垫付医疗费用。

三是长期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的医疗。包括退休后户口从工作地迁移到安置地的人员,也包括托靠子女无户口迁移的人员,所产生的问题表面上是就医结算不及时、不方便,个人负担重,实质是安置地的医疗待遇往往要好于参保地,异地安置人员感到就医待遇不平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异地医保就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是的,实现医保异地就医,首先要备案。参保人员须完成备案,备案前,参保人员应确认所选择的异地医院属于“全国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备案后,在异地医院住院治疗时,刷自己的社保卡,即可按规定的本人应当享有的比例,进行实时结算报销。

备案流程:

持本人社会保障卡和二代身份证到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如已在异地居住,可委托他人进行备案)。

(1)填写《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登记表》;

(2)查询备案医院是否在异地就医住院费联网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名单里

(3)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核对,并将参保人信息上传至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拓展资料:

医疗保险首先,医保用药和非医保用药的差别,报销起付线根据医院级别也有不同

一般A类药品可以享受全报,C类就需要全部自负费用,而B类报80%,自负20%的比例。

1、参保职工出差、探亲在外地发生医疗费用、只报销符合医疗保险规定的外地急诊费用,非急诊原因住院,所有费用一概不予报销。

2、参保职工在外地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按长期住外地人员性质报销医药费。

3、长期住外地人员应由单位提供证明,确定二所定点医院(应为当地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办理职工医疗费报销卡。

4、长期住外地职工必须坚持节约原则按规定限量开药(每就诊一次,急性药量在3日以内,慢性病药量在10日以内,结核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可延长到30日量),超过上述标准,药费不予报销。

5、长期住外地职工转诊、需由当地定点医院签署意见,按属地原则逐级转诊,转诊医院属我市职工医疗保险确定的特约医院。个人先自付总费用10%,然后按医疗保险规定报销费用,其它医院,个人先自付总费用20%,然后按医疗保险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参考资料:人民网--异地就医备案百度百科--医保报销范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首先,县级医院以上的转诊证明。拿一个小城镇的医保来说,如果要去异地就医,先要到县级及以上的医院,一般镇上都会有县级的医院,让医生开一个转诊证明。
  第二步,到医院社保窗口盖章。医院的社保窗口一般会设在收费口那,拿着转诊证明去窗口,那边的工作人员自然知道怎么帮你弄啦!
  第三步,到当地的社保所作个外出治疗的登记。一般城镇都有社保所,可以百度社保所的地址。因为是一个分部,所以可能在不起眼的地方噢~
  第四步,外出治疗后拿回县级社保局报销。完成上面的三步,就可以去大城市的医院住院治疗了,治好了带发票、医疗本、还有社保卡、户口本等到你上级的社保局去报销就可以咯!
  社保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如何报销
  如果只是门诊的话,就不需要这些手续了,直接去外面先看病,看完回来到社保局报销就可以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