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LM曲线中古典区域时,为什么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

如题所述

1、LM曲线上凯恩斯区域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及原因

效果: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无效,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有很大的效果,收入水平在利率不发生变化情况下提高。

原因:

凯恩斯区域的利率降到很低,货币的投机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投机需求曲线会成为一条水平线,相对应的LM曲线上也有一段水平状态的区域。

因为较低的利率水平,假设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在这时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使收入水平在利率不发生变化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有很大的效果。

2、LM曲线上古典区域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及原因

效果: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原因:

如果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时候,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等于零,这时候人们除了为完成交易还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外,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

货币投机需求曲线表现为一条与纵轴相重合的垂直线,LM曲线也开始成为一条垂直线。此时当利率很高时,人们除了完成交易必须持有一些货币外,再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即货币的投机需求弹性为0。

扩展资料

LM曲线把平面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LM曲线还具有以下特征:

1、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2、货币供给变动将会引起LM曲线左右移动。

当货币供给增加时,要使货币需求等于供给,需求也要增加;货币需求增加的前提是收入增加或者利率下降。如果利率不变,则收入增加;如收入不变,则利率下降。这都意味着LM曲线右移。

3、价格水平的变动也会引起LM曲线移动。

因为价格水平变化导致真实货币存量变化。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真实货币量减少,导致LM曲线将会左移,反之则右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宏观经济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LM曲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财政政策移动IS曲线,楼主你看看LM都垂直了,移动IS只会导致R上升,Y不改变,故财政政策无用,货币政策移动LM曲线,很有效果,因为IS是水平的。

一方面 LM曲线垂直,说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0),就是说利率已经高到如此地步,一方面使人们持有货币的成本很大,人们不愿为投机持有货币,政府推行一项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要向私人部门借钱,由于私人部门没有闲置货币,必然R要上升到政府公债产生的收益岛屿私人投资的预期收益曲线,这样政府的支出增加伴随着私人投资减少,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另一方面,IS水平,D无限大,利率变动,投资就会大幅变动,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此时如果实行增加的货币供给政策,效果很大,因为公债价格必然要上升到足够高人们才会卖出,这样人们将有资金买生息资产,如此反复,直到收入提高把所有增加货币额全部吸收到交易需求中,由于LM垂直,人们对货币没有投机需求。 国民收入Y会按一定比例增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1-26
古典经济学认为,政府的借债只能导致利率的上升减少私人投资,形成完全的挤出效应,所以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第3个回答  2009-12-11
画图,
LM垂直。IS向上移动,只会增加利率。不会增加产出
而LM移动可以有效增加Y。
第4个回答  2020-12-0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