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承包模式

工程项目承包模式有哪些?

分别定义是什么

工程项目的承包模式:
1.工程总承包(EPC)
2.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3.设计—建造(DB)模式

4.平行发包(DBB)模式

5.施工管理承包(CM)模式

6.建造-运营-移交(BOT)模式

7.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PPP)

各种承包模式的优缺点:
1.工程总承包(EPC)
1)优点:
业主把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开工服务工作全部托付给工程总承包商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总承包商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运用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业主和承包商自身创造更多的效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协调工作量;
设计变更少,工期较短;
由于采用的是总价合同,基本上不用再支付索赔及追加项目费用;项目的最终价格和要求的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
2)缺点:
业主不能对工程进行全程控制;
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工期和质量负责,加大了总承包商的风险,总承包商为了降低风险获得更多的利润,可能通过调整设计方案来降低成本,可能会影响长远意义上的质量;
由于采用的是总价合同,承包商获得业主变更令及追加费用的弹性很小。
2.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1)优点:可以充分发挥管理承包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统一协调和管理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减少矛盾;
有利于建设项目投资的节省;
该模式可以对项目的设计进行优化,可以实现在给项目生存期内达到成本最低;
在保证质量优良的同时,有利于承包商获得对项目未来的契股或收益分配权,可以缩短施工工期,在高风险领域,通常采用契股这种方式来稳定队伍。
2)缺点:
业主参与工程的程度低,变更权利有限,协调难度大;
业主方很大的风险在于能否选择一个高水平的项目管理公司。该模式通常适用于:项目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项目。缺乏管理经验的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引入PMC可确保项目的成功建成。同时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利用银行或国外金融机构、财团贷款或出口信贷而建设的项目。工艺装置多而复杂,业主对这些工艺不熟悉的庞大项目。
3.设计—建造(DB)模式
1)优点:
业主和承包商密切合作,完成项目规划直至验收,减少了协调的时间和费用;
承包商可在参与初期将其材料、施工方法、结构、价格和市场等知识和经验融入设计中;
有利于控制成本,降低造价。国外经验证明:实行DB模式,平均可降低造价10%左右;
有利于进度控制,缩短工期;
风险责任单一。从总体来说,建设项目的合同关系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业主的责任是按合同规定的方式付款,总承包商的责任是按时提供业主所需的产品,总承包商对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有全部的责任。
2)缺点:业主对最终设计和细节控制能力较低。承包商的设计对工程经济性有很大影响,在DB模式下承包商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建筑质量控制主要取决于业主招标时功能描述书的质量,而且总承包商的水平对设计质量有较大影响;出现时间较短,缺乏特定的法律、法规约束,没有专门的险种;交付方式操作复杂,竞争性较小。
4.平行发包(DBB)模式
1)优点:优点表现在管理方法较成熟,各方对有关程序都很熟悉,业主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设计要求可控制,可自由选择工程师,可采用各方均熟悉的标准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减少投资。
2)缺点:
项目周期较长,业主与设计、施工方分别签约,自行管理项目,管理费较高;
设计的可施工性差,工程师控制项目目标能力不强;
不利于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由于图纸问题产生争端多索赔多等。该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以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和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的合同条件为依据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中国目前普遍采用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基本上参照世行、亚行和FIDIC的这种传统模式。
5.施工管理承包(CM)模式
1)优点:
在项目进度控制方面,由于CM模式采用分散发包,集中管理,使设计与施工充分搭接,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CM单位加强与设计方的协调,可以减少因修改设计而造成的工期延误;在投资控制方面,通过协调设计,CM单位还可以帮助业主采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向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挖掘节约投资的潜力,还可以大大减少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如果采用了具有GMP的CM模式,CM单位将对工程费用的控制承担更直接的经济责任,因而可以大大降低业主在工程费用控制方面的风险;在质量控制方面,设计与施工的结合和相互协调,在项目上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时,有利于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分包商的选择由业主和承包人共同决定,因而更为明智。
2)缺点:对CM经理以及其所在单位的资质和信誉的要求都比较高;分项招标导致承包费可能较高;CM模式一般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对合同范本要求比较高。
6.建造-运营-移交(BOT)模式
1)优点:可以减少政府主权借债和还本付息的责任;可以将公营机构的风险转移到私营承包商,避免公营机构承担项目的全部风险;可以吸引国外投资,以支持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缺乏建设资金的问题;BOT项目通常都由外国的公司来承包,这会给项目所在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既给本国的承包商带来较多的发展机会,也促进了国际经济的融合。
2)缺点: 在特许权期限内,政府将失去对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控制;参与方多,结构复杂,项目前期过长且融资成本高;可能导致大量的税收流失;可能造成设施的掠夺性经营;在项目完成后,会有大量的外汇流出;风险分摊不对称等。政府虽然转移了建设、融资等风险,却承担了更多的其他责任与风险,如利率、汇率风险等。
7.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PPP)
1)优点: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就共同参与论证,有利于尽早确定项目融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节省政府投资;可以在项目初期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减少了承建商与投资商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参与项目融资的私人企业在项目前期就参与进来,有利于私人企业一开始就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和运营,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使项目参与各方整合组成战略联盟,对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标起关键作用;政府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2)缺点:对于政府来说,如何确定合作公司给政府增加了难度,而且在合作中要负有一定的责任,增加了政府的风险负担;组织形式比较复杂,增加了管理上协调的难度;如何设定项目的回报率可能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9

工程项目的承包模式:

1.工程总承包(EPC)

2.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3.设计—建造(DB)模式

4.平行发包(DBB)模式

5.施工管理承包(CM)模式

6.建造-运营-移交(BOT)模式

7.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PPP)

拓展资料

项目管理承包(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ing,PMC)模式是指由业主通过招标的方式聘请一家有实力的项目管理承包商(公司或公司联营体,以下简称PMC承包商),对项目全过程进行集成化管理。这种模式下,PMC承包商与业主签合同。并与业主咨询顾问进行密切合作,对工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PMC承包商一般具有监理资质,如不具备监理资质,则需另行聘请监理单位。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下施工承包商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包括施工、设备采购以及对分包商的管理。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目管理承包模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2

工程项目承包模式有风险型PMC模式和代理型PMC模式。

风险型PMC模式定义:可充分发挥PMC承包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统一协调和管理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减少矛盾与争议;PMC承包商负责管理整个施工前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因此有利于减少设计变更;可方便地采用阶段发包,有利于缩短工期。

代理型PMC模式定义:代理型PMC模式下,业主与PMC承包商签订合同,由PMC承包商负责项目全过程的管理,施工承包商与业主签订合同,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PMC承包商与施工承包商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只是管理协调关系。

扩展资料: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的优缺点

(1)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

①可充分发挥项目管理承包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统一协调和管理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减少矛盾;

②如果项目管理承包公司负责管理整个施工前阶段和施工阶段,更有利于减少设计变更;

③便于采用阶段发包,有利于缩短工期;

④一般项目管理承包公司承担的风险较低,有利于激励其在项目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为业主管好项目。

2)该模式的主要缺点是:

①业主与施工承包商没有合同关系,因而控制施工难度较大;

②与传统模式相比,增加了一个管理层,增加了一笔管理费,但如果找到高水平的项目管理承包公司,则可以从管理中获得效益;

③项目管理承包公司与设计单位之间的目标差异可能影响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参考资料: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7

工程项目的承包模式:

企业建立项目公司并按照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的特许协议投资、开发、建设、营运和管理特许项目,以营运所得清偿项目债务、收回投资、获得利润,在特许权期限届满时将该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有时 ,BOT 模式被称为“暂时私有化”过程 (Tempo- rary Privatization)。

而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位于五棵松的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等项目实践了BOT模式,由政府对项目建设、经营提供特许权协议,投资者需全部承担项目的设计、投资、建设和运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商业利润,期满后需将场馆交付政府。

3、BOO (Build - Own - Operate) 即建设一一拥有一一经营 , 承包商根据政府赋予的特许权 , 建设并经营某项产业项目 , 但是并不将此项基础产业项目移交给公共部门。

4、BOOT( Build - Own Operate - Transfer) 建设一一拥有一一经营一一转让 , 则是私人合伙或某国际财团融资建设基础产业项目 , 项目建成后 , 在规定的期限内拥有所有权并进行经营 , 期满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

EPC是(另作,交钥匙工程,工程总承包,英文:Turn-key project)英文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的缩写。

该模式是指一个总承包商或者承包商联营体与业主签订承揽合同,并按合同约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试车)等工作进行承包,实现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与紧密融合,并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全面负责,工程验收合格后向业主移交,业主或业主代表管理工程实施。

EPC工程项目多集中在石油化工、制造业、交通运输和电力工业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工程项目具有以设计为主导、投资额巨大、技术复杂、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扩展资料

项目管理承包(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ing,PMC)模式是指由业主通过招标的方式聘请一家有实力的项目管理承包商(公司或公司联营体,以下简称PMC承包商),对项目全过程进行集成化管理。这种模式下,PMC承包商与业主签合同。并与业主咨询顾问进行密切合作,对工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PMC承包商一般具有监理资质,如不具备监理资质,则需另行聘请监理单位。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下施工承包商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包括施工、设备采购以及对分包商的管理。

按照PMC承包商承担的职责与风险的不同,PMC模式可分为风险型PMC模式和代理型PMC模式两类。

(1)风险型PMC模式

风险型PMC模式的优点:

①可充分发挥PMC承包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统一协调和管理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减少矛盾与争议;

②PMC承包商负责管理整个施工前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因此有利于减少设计变更;

③可方便地采用阶段发包,有利于缩短工期。

风险型PMC模式的缺点:

①业主与施工承包商没有合同关系,因而业主控制施工的难度较大;

②与传统模式相比,增加了一个管理层,增加了一笔管理费;

③PMC承包商与设计单位之间的目标差异可能影响相互间的协调。

(2)代理型PMC模式

代理型PMC模式下,业主与PMC承包商签订合同,由PMC承包商负责项目全过程的管理,施工承包商与业主签订合同,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PMC承包商与施工承包商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只是管理协调关系。

代理型PMC模式的优点:

①由PMC承包商代替业主管理所委托的工作,往往从项目建设一开始就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PMC承包商在项目管理和施工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形成统一的管理思路;

②当业主同时开展多个项目时,可以避免由本单位派出的项目管理人员因缺乏经验而导致的失误和损失;

③业主可以较为方便地提出必要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变更;

④业主可对投资、进度和质量实施有效的管理,从而有利于控制承包商的索赔;

⑤有利于激励PMC承包商在项目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为业主管好项目。

代理型PMC模式的缺点:

PMC承包商的选择至关重要,如选择不当,可能招致严重的失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2

有以下模式:

1、EPC模式:即所谓的“交钥匙工程”,其承内容包括了设计、采购、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

2、E、P、C各种形式的相互组合的模式;

3、BOT模式:是承包商与政府签订合同,由承包商垫资完成项目,然后在合同规定年限内收取项目收益,到期后将项目无偿交给政府。

4、传统模式(劳动力、材料都是自己的);

5、自营模式(钢筋、混凝土是自己的,模板和劳动力分包);

6、扩大分包模式(劳动力、材料全部分包。自己收取管理费,负责管理现场) 

联营模式(就是挂靠);

7、专业分包;

8、劳务分包(包清工);

9、其它。

扩展资料:

工程总承包:项目业主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承发包方式。即从事工程项目建设的单位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从决策、设计到试运行的建设项目发展周期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注意,只有所承包的任务中同时包含发展周期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才能被称之为工程总承包,设计阶段可以从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开始,单独的施工总承包在其范围之列。

工程项目模式代表了现代西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M)和设计的完美结合,也是成功运用这种模式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投资目的的典范。

曾经因其建筑工程承包业以高速度、低成本地建造高层建筑和大型工业项目而著称于世。EPC的关键是依赖称职的专业分包商及标准化的过程控制与程序,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

这是其实现简洁高效的设计、制造与施工的基础。

参考资料:工程总承包——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