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掠夺或焚烧了哪些国宝?
列举四到五个

  其中圆明园艺术品主要有:

  (1) 我国东晋时代的大画家顾恺之绘制的宣扬宫廷妇女们道德规范的《女史箴图卷》,它是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

  (2) 当年和珅窃取圆明园中的一个长3尺、高2尺的白玉马,也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

  另外该馆内还有圆明园中原藏商周著名的青铜器、历代的陶瓷器、玉如意、时钟、金塔、金钟、玉磬等宫廷陈设品。还有清代的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珐琅、景泰蓝、珊瑚、琥珀、玛瑙、水晶、宝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艺术品。

  目前我们对大英博物馆中的圆明园文物了解得很少,有待进一步去考察。

  因条件限制,无法提供具体文物及图片。

  收藏于英国伦敦维多利亚艾伯博物馆内的圆明园艺术品主要有《皇帝在万寿山下接见蛮人》玻璃画。

  美国各博物馆藏圆明园文物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的圆明园艺术品主要有:《康熙玉如意》。这是一块名贵的白玉雕刻而成的,颜色是白中透绿,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的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

  收藏在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的圆明园艺术品主要有:巨型的《乾隆大玉山》一座。重640磅。这是一块含有绿色和白色的玉石,能放射清冷的灰绿色光泽,被雕刻成一座高峰深谷的玉山。山岩下露出亭台和住宅,小路和下面的山脊上有几组浮雕人物,房前有一个百合花环绕的池塘。在山上一座峭壁的宽阔平滑处,刻有乾隆皇帝御笔临摹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涂以红色。这座精美的玉雕艺术品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个。

  1、巴黎东方博物院藏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枚为"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枚为"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是拿破仑三世欧也妮王后建立的。兴建的原因是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将从圆明园抢劫来的所谓战利品敬献给法王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王后,欧也妮王后将送给她的圆明园文物汇集在一起,在枫丹白露皮埃尔大厦旧址底层建造了中国博物馆,将这些文物存放起来。

  其中主要文物精品有:

  三幅巨大的乾隆年间"缂丝"制品

  青铜鎏金塔:高约2米的巨大佛塔,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 与故宫现存佛塔基本相似

  鎏金编钟一对和景泰蓝麒麟一只。这两枚金编钟是圆明园仅有的一套十六枚金编钟中的两枚。可惜其他十四枚不知散失何处。

  青铜雕龙一对。位于金塔左右。
  景泰蓝五供,国内现在这样大的景泰蓝已很少,应是乾隆年间的艺术珍品,五供中间是香炉,两边对称摆放的是烛台和花瓶。

  该馆内有几只花梨木玻璃柜橱和角柜,里面摆放着从圆明园抢来的各种青铜、玉器等艺术珍品。可分为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银制品、法琅、景泰蓝、珠宝或小件物品等几大类。

  漆器

  金银制品

  据我国著名文物鉴定学家史树青描述中国馆内收藏文物1000余件,展出320件,全部是当年从圆明园抢劫去的。

  2、法国军事博物馆内收藏有欧也妮王后送给拿破仑三世的清朝乾隆皇帝的盔甲及军刀、剑和玉如意。

  3、收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的圆明园的艺术珍品主要有:
  (1) 由中国宫廷画师沈源和唐岱共同绘制的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
  (2) 宫廷画师沈源和孙祜绘制的木刻本《圆明园四十景图》。
  (3) 伊兰泰绘制的海晏堂等西洋楼铜版画20幅。
  (4) 《圆明园菊花迷宫图》。
  (5) 郎世宁绘制的宣扬乾隆皇帝武功的《格登鄂拉斫营》版画。

  4、收藏于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的圆明园艺术品主要有:
  (1) 郎世宁绘制的《乾隆肖像》。
  (2) 《乾隆百花瓷瓶》。

  5、收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圆明园艺术品主要有: 郎世宁绘制的《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

  6、法国巴黎私人收藏的圆明园文物 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法国侵略者将一部分圆明园珍贵文物献给王室,后被各博物馆收藏。但大部分圆明园珍贵文物被个人收藏,有些文物后来在各种拍卖会上拍卖,有些文物至今仍在个人手中.

  挪威实用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圆明园文物

  挪威西部伯尔根城中的实用艺术博物馆,其中一处展厅摆放着几千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仅出自挪威人蒙茨一人的捐献。蒙茨一八八七年来到中国,在中国海关任职,以后又担任了袁世凯的骑兵团长、参谋长多种职务。在中国生活了五十余年,收集了二千五百多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多是散落在民间的圆明园遗物。包括石雕、玉器、青铜器、陶瓷、绘画、丝绣等,其中最不寻常的是圆明园的石雕,在一层的整个陈列室中,几乎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圆明园建筑石构件,有残断的柱础、栏杆、望柱、石像……在大厅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印在白布上的圆明园海晏堂铜版画。从中可认出部分石雕原来所在的位置。这座展厅被命名为"圆明园展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07
十二生俏铜象。
第2个回答  2006-09-07
《永乐大典》
第3个回答  2020-11-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