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文化的几个问题

1 吴文化大约是哪个时期的,公元多少年到多少年?

2 吴文化的范围和吴国的范围分别是?文化的范围绝对不等同于国境。

3 “男儿何不带吴钩”,吴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是尚文的还是尚武的? 是荒蛮的还是文明的?吴文化地区何时步入文明社会的?

4 当时吴文化地区的周边地区是哪些文化?吴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现在是否还有保存?是消失殆尽还是依然广泛存在于民众生活和思想中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客观的,是有标准答案的。

我一定要搞清爽。

===================麻烦大家给我最客观的解答,谢谢
能解决我疑惑的,有的是分数!

1. 关于吴文化的起源,一楼已经引用了百度百科的一些说法,追溯到黄帝的儿子玄嚣那里,不过这只是传说而已。现在公认的吴文化起源,一般是从公元前12世纪左右太伯奔吴算起的(太伯,也写作“泰伯”),而且不是太伯一个人,还有他的弟弟仲雍,两人一起来到吴地。传说周太王古公直父有三个儿子,老大是太伯,老二是仲雍,老三是季历。季历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昌。周太王对昌这个孙子另眼相看,一心要把位子传给他。太伯和仲雍为了顺从父亲的意思,就结伴出亡,来到吴地。

至于吴文化的终结,狭义的说,在春秋末期吴国被灭亡的时候就结束了。灭亡时间大致是公元前473年,因此吴文化延续了700多年。

广义的说,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发育,至隋、唐、宋、元及明形成高峰。清代及近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 也就是说,吴文化到现在还没有终结,流传了3200多年。

我个人的看法,吴国灭亡后,其文化已被其他文化融合、改造,不再是正统的吴文化,所以我在下面叙述中提到的吴文化,采取第一种说法。也就是从商末延续到春秋末期。

2. 吴国的范围,最早的发源是在今江苏无锡梅村,现在无锡市鸿山还有太伯的墓。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太伯的生日,所以每逢这日,都有纪念活动。

后来,吴文化的中心迁到了姑苏,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在这里,吴国逐渐走向强盛,势力范围扩大到整个江苏南部,后来通过一系列的战争,扩大到浙江北部、淮河以南,现在的江苏省大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都成为吴国的领土。最后,吴王阖闾还灭掉了楚国,势力一度扩张到湖北。

以上说的是吴国的疆域,不同于吴文化的范围。事实上,吴文化的中心一直在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向南过了钱塘江就是越文化,向北过了长江就和齐、楚文化冲突,向西到了安徽境内就到了吴楚文化的交错地域。

3. 从“男儿何不带吴钩”一句可以看出,吴文化的精髓确实是尚武之风。我们可以看吴国发展的历程,首先是和大自然做斗争,强盛起来以后就是不断和周边的越、楚、齐等国征战,小战不断,大战常有。而思想文化领域的成果,却几乎没有。吴国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斗争史,或者说一部战争史。

至于吴文化是文明还是荒蛮,这个就难说了。吴地本来是没有什么先进文明的,但太伯奔吴的时候,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明,和当地的文明进行了融合,才形成了吴文化。从后面的发展来看,吴文化似乎和中原文化区别不大,其青铜冶炼的技术甚至在中原各国之上,很难说吴文化是荒蛮的。这些说法应该是当时中原各国带着有色眼镜在看吴国,类似的,楚国和越国也受到这样的“待遇”。

至于吴文化地区真正步入文明,我认为是在吴王寿梦时期,大约是在公元前585年至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是吴王阖闾的祖父。

4. 吴文化南面是越文化,西面是楚文化,北面是齐鲁文化。吴文化源自周文化,以龙为图腾;越文化则以蛇为图腾;楚文化以凤为图腾;齐鲁则是典型的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截然不同。这些文化都是互相独立的,甚至是敌对的。

吴文化的发展方向,前面已经说了,向南越过钱塘江,向西越过长江,向北越过淮河,分别和越、楚、齐三国冲突。后来,吴国被越国灭亡,之后越国又被楚国灭亡,吴文化于是先后受越、楚文化影响。到了秦以后,因为北方多次被少数民族占领,原有的文化中心多次南迁,所以吴文化又被中原文化改造。近代以来,吴文化地区是中国最早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所以又大量接受西方文明和思想。因此,现在的吴文化,早已不是原先的吴文化了。我也从小生长于吴文化地区,不过这里完全不是最早的尚武成风、轻于赴死的风貌了,文化早已彻底改变。现在还保存的吴文化遗址,也就那么不多的几处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30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它泛指吴地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发育,至隋、唐、宋、元及明形成高峰。清代及近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

据史书记载,黄帝本从少典姓公孙。他的氏族长期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氏族强大独立后改以姬为姓。黄帝是历史上第一个姓姬的人,因而成为后世姬姓和所有从姬姓分衍出的姓氏如吴氏等的最原始、最根本的祖先。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即西陵氏的累祖、方雷氏的女节、彤鱼女之女以及嫫母。传说嫫母是世界上外貌最丑陋的姑娘,但却生了一颗非常仁爱、善良的心。黄帝与四妃生了二十五个儿子,他们大都又独立成新的氏族首领。在野蛮时代末期开始,那些刚独立出来的氏族的姓氏由部落联盟集团的首领封赐。传说,黄帝吹律定姓,《国语•晋语》这样记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姑、儇、依是也。”其中,只有黄帝与正妃累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继承了黄帝本姓姬,吴姓即从玄嚣这一支发派递传而来,《丹阳吴氏族谱》正是以少吴(即玄嚣)为第二世远祖。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11259.htm?fr=ala0

第2个回答  2009-11-10
据可考历史泰伯奔吴开始。时间大概公元前一二世纪到十一世纪。
吴国的领土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
吴国早期文化是尚武的,当时中原视为蛮荒。但从秦汉时期开始渐渐与中原文化融合,逐渐向尚文转变。
第3个回答  2009-11-09
男儿何不带吴钩里面的吴钩,有两种意思:
1.吴钩剑
2.吴地的钩这种兵器
不管是哪一种意思,都只是说了锋利的兵器的意思,可以快刀斩人头

它并不代表吴文化精髓,不要牵强附会
第4个回答  2009-10-30
儒雅、自如、休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