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上次语文期中考内容复习

如题所述

中考全科学习资料汇总语文 数学 英语 免费课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13年10月16日 苏城中学初一上册期中考试复习专用 2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5、从修辞、炼字、内容等任一方面赏析“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①诗句含义:这两句 诗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②内容: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表现手法:“日”“春”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现了作者乐观进取、 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修辞方法:“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修辞方法:这两句诗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海日”对“江春”“生”对“入”“残夜”对“旧年”,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句式工整,形象生动,琅琅上口 6、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在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 7 (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3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生、入。 (2)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唐】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2分)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1分)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2分) 4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 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 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5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分) 6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2分) 7.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 8.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 1⑴“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13年10月16日 苏城中学初一上册期中考试复习专用 3 “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2分,写出词语1分,品析1分) 2绿杨阴里白沙堤(1分) 3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2分) 4.C 5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 爱(最爱)(一空1分。共2分) 6“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言之有理即可。2分) 7.孤山寺;白沙堤;春;最爱。(2分,每空0.5分) 8.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2分,意近即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元】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 、 ;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 答案:依次:枯藤 老树 西风 昏鸦 古道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 的心情。 答案: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 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 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6、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答案: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唐】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清晨,破山寺后禅院清幽脱俗的景致,抒发了诗人颇为浓厚 的隐逸情怀。 3.请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的内容。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13年10月16日 苏城中学初一上册期中考试复习专用 4 山间风光宜人,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歌唱;潭水倒映着云影、树影、山影、人影,使人心中顿时摆脱一切烦恼。 4.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或:对尘世喧嚣的厌烦,和对隐居林泉、寄情山水的生活的向往) 6.诗歌尾联后来演变为成语“万籁俱寂”,颔联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曲径通幽”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请赏析其中的妙处。 “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8.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深幽寂静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欢悦、 宁静、 空灵 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9.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1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答: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15.“万籁此俱寂”和“但余钟磬音”中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仅有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吟唱,它使这寂静的禅院更显空寂,使这肃穆的世界更为庄严,使一刹那成为了永恒 1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1.第二句除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暗示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以及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的郁闷、孤寂。 2.三、四句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何要这样写? 这样就以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 聚时的乐。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想象将来与友人团聚,共剪烛于西窗之下, 向友人细细述说在巴山夜雨时想念友人的情景。 今日的愁苦里夹杂着想象中团聚时的欢乐。  二、诗歌默写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 (1)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13年10月16日 苏城中学初一上册期中考试复习专用 5 (2)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 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思乡的句子) (4) ______________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 《次北固山下》用典深刻、表意贴切的句子(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曹操《龟虽寿》中的千古名句,表达自己雄心壮志的句子(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 (1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  三、现代文阅读 《春》 10、文中为了突显春天的美景,着力描绘了哪几幅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1、请结合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任选一句作简要分析。(4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2、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文章开端作者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多么殷切。。 B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 C文中第4段写蜜蜂、蝴蝶的主要用意从正面烘托出春花多、香、甜的特点。 D《春》的语言朴实、隽永,结构严密,是诗情与画意的结合。 1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既用了 又用了 的修辞方法。它们描写的是 ,抓住了 来描写的。(2分) 12.“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体现了“风”的什么特点?(2分) 13.文章第三段中,哪一个词语能说明在下雨的同时,还有微风在吹拂着?(1分) 14.写出上面几段文字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无理由不给分)(3分) ①喜欢的话: ②理由: 15.请写出两句描写有关春天的诗句或词。(2分) ① ② 11、(2分)比喻 ,排比。春花、色彩(每空0.5分) 12、(2分)指春风。轻柔、温暖的特点。(意对即可) 13、(1分)斜织 14、(3分)答案略。(抄写1分,理由2分。只抄写无理由不给分) 15、(2分)沾衣欲湿杏花雨、春风又绿江南岸、春来江水绿如蓝……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13年10月16日 苏城中学初一上册期中考试复习专用 6  四、文言文阅读 《论语》 1、 课文默写 2、 每则的翻译 3、 50-53页课文下面的注释 4、 53页课后二三题 5、 25-26配套练习题  五、名著导读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等。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相应练习: 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 ”著称。 2、《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的歌颂;二是对 的崇拜和赞颂。三是 。 4、冰心原名________,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______、童真、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__”。 答案:1、爱的哲学2、泰戈尔 3、母爱与童真 大自然 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4、谢婉莹、繁星格、春水体、5、母爱、自然、爱的哲学  六、基础知识 1、1-15课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2、每课的作者及时代,主要内容 如: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对沙利文老师的赞美与感激之情 《观沧海》——曹操——三国 3、配套练习各单元检测题的第一大题 4、配套练习101页前十五课的内容  七、综合实践 第二单元综合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1、自己写副对联或补全对联(注意修辞) 2、给副对联赏析(修辞和意境)或找错别字 3、寻找成语中的错别字并且改正 4、给段文字(信息)总结概括大意,及缩写;或给句话用某种修辞扩写(缩写扩写注意人家要求的字数) 5、给段文字找里面的病句并且修改 6、给段广告赏析(从修辞和效果两方面分析)或找错字并且分析错字的原因(为了某种利益或吸引顾客故意写错) 7、给段人物对话让你分析其中某人的言外之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