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我用随身灸,灸关元,用了大概十次不到,现在全身起的小红疙瘩,很多,也不怎么痒,开始以为是被什么跳蚤之类的小虫咬了,但仔细想想也没接触过什么不明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艾灸的反应?这种情况下还应不应该继续灸啊?

不少的朋友会认为艾灸就是把艾点着,熏一熏、烤 一烤就是热呼呼的感觉,实际上做过艾灸的朋友都深 有体会知道艾灸时我们会出现不同的灸感。

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 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的感觉;

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感觉;

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 至直达病灶感觉;

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热 (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

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 腔脏器感觉很热;

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非热感觉,例 如酸、胀、麻、热、重、痛、冷等;

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施灸部位产 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 随之缓解。这些都是灸感。

根据我的经验,灸感的强弱一般代表了经络阻塞的程度。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的经络通畅,作用立竿见影,见效快;不过没有灸感也不是就没有效果, 而是表示经络中邪气淤积严重,需要一点时间开淤散阻,作用会慢一些。

艾灸时出现酸、胀、麻、热、重、痛、冷等感觉,这 是非常好的感觉,这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 导了.。

我们每个艾灸患者病情不同体质不同,因此艾灸时出 现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对艾灸过程中我们出现的各种反应,可参考对照如下。

艾灸时出汗、发热,提示我们体内有湿热症。

艾灸时四肢出现麻痹、痛、放谢感发凉,提示有 瘀滞寒症。

艾灸后头玄脑胀、肝火旺。

艾灸后皮肤微痒,艾灸后出现疲乏无力,提示说明气血两虚,元气 亏损严重。

艾灸后出现大汗或晚上盗汗、手脚胀,某部位出 现湿疹,属于体内湿重阳虚(属排毒现象)

艾灸后出现腹胀上下通气,说明身体上虚下寒, 应及时排出脏腑阴浊之气,七七之后身清气爽。

艾灸时如皮肤无热感,说明患有寒痹,灸后穴位 出现水肿、湿重、水分运化失调。

艾灸后体内阳气启动,自动循经而行,推动气 血,如在足颈上有发酸、麻痹、震颤、发抖此乃将中 风之先兆。

艾灸时或后打喷嚏,流鼻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 等,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 或半身发冷,这是排风寒的反应。

艾灸时或后烦躁易怒,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等 反应。这都郁气的外排的应。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性 病人多此类反应。

艾灸时或后咳吐,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 水样稀便,粘稠大便。头面、

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 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等这都是排痰湿表现。

艾灸时或后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 痒,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这都是外排火热邪毒的 反应。

艾灸时或后有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痰中带 血丝血块或经血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等这都是 排淤血有关的反应。

灸后在穴位或经络脏腑出现不同症状的反应,都说明此人脏腑相应部位有病灶。在治疗期间每出现一种排病反应,体内就会减少一种病邪,因此对治疗过 程中所出现的不良排病反应,都是你体内的病灶的体现,应及时进入治疗,坚持施灸。追问

怎么才能让这些小疙瘩快点下去呢

怎么才能让这些小疙瘩快点下去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07
在患者接受整体施灸时,常先表现出消化系统的反应。如患者感觉腹内气流走动、肠蠕动加快、腹中鸣响、矢气、打嗝等,这些都是患者腹内大气运转的良好表现,即腹气运转,中焦气机通畅。中焦是承上启下的位置,中焦气机通畅有利于全身气机的调畅。往往在患者感觉腹内气机运转之后,疾病很快有明显的好转。

另外,整体灸治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一些大小便异常的反应。在灸治一定疗程之后,患者小便中会出现白色沉淀物,这是排泄积滞、病邪消散的征兆。另外患者常会大便增多,有的呈黑色球形硬便,有的呈黑色柏油样便,有的呈白色黏脓样大便,也有的呈水样便,这些是患者肠中积滞通开、湿浊通下的表现,这些积滞和湿浊聚于体内是人体致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当这些积滞被排出之后,患者的精神体力会明显恢复,食欲也大增,疾病明显好转。笔者临床也发现,当灸治慢性或难愈性消化系统疾病时,多数患者会经过腹内气机和大小便的不同反应变化过程。 其实艾灸的不良反应较少,只有少数患者于灸后可出现头晕、乏力、纳呆、过敏等现象。部分患者初灸时有头晕症状,特别是初灸百会穴时头晕症状明显,这是因为患者经络不通,瘀滞严重,所以初灸时,火性炎上或积聚于上引起头晕,这种情况可减少灸量,同时,继续灸2~3天后观察,头晕症状减轻或好转则可继续施灸,并可逐渐增加灸量,但如果头晕加重,则先灸人体下部穴位,待下元灸通之后再灸人体上部穴位。部分患者平素体质是胆火盛,胃阴虚,平时胃酸过多,这类患者灸足三里穴时会有口苦胃反酸的现象,对这种体质的患者可灸阳陵泉代替足三里。 有部分文献报道了艾灸过敏的个案现象,指出艾烟引起的相关过敏症状主要有扁桃体肿大、咽痒、目痛、咽鼓管痒和昏睡,有时还有胸中发热或烦躁等症状,中止艾灸治疗或离开艾烟环境后过敏症状消失。减少艾灸过敏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尽量减少艾烟量。若施灸过程中,患者出现异常反应,如头晕眼花、乏力较重、胸闷、心慌、出冷汗等,反应剧烈,须及时就医处理。
第2个回答  2013-06-05
正确合理的艾灸,是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的。
更何况你用的是随身灸,如果是那种圆盒装着艾灸柱的,艾灸的效用是打了很大折扣的,艾灸的热是通过温煦铜盒传达到艾灸部位。你可以试着用灸条或者艾灸盒的方式来艾灸,看看情况会不会继续。也可以停灸一段时间,观察下。
第3个回答  2013-06-03
身体湿热向外排的一种现象。不要停灸,继续灸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第4个回答  2021-02-05

一名中医理疗师的艾灸经验分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