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具体指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或传奇故事么?

冬虫夏草(学名:Cordyceps sinensis),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 冬虫,简称虫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它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它主要产于中国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贵州等省及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 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夏季,虫子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象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菌孢把虫体做为养料,生长迅速,虫体一般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内即可长至虫体的长度,这时的虫草称为“头草”,质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长至虫体的两倍左右,称为“二草”,质量次之。 因为僵化后会长出根须,所以被称作冬虫夏草。 药理学现代研究结果中,青海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脂肪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 由于野生冬虫夏草分布地区狭窄、自然寄生率低、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苛刻,所以本身资源比较有限。近年来又由于冬虫夏草主产地生态环境遭到人为严重破坏,大量盲目不合理采挖致使资源日趋减少,产量逐年下降。而冬虫夏草由于可以药食两用,且人们不断发现其新的药理作用,所以多个国家对它的需要倍增,价格逐年上涨,国际市场日益紧缺。为了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目前许多地区如四川、湖北、河南、陕西、云南及湖南等省都相继开展了对冬虫夏草的研究工作。人们对冬虫夏草的研究涉及无性型确证、生态环境考察、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人工栽培等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9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本草纲目拾遗》:“功与人参同 宜老人。”《药性考》“: 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本草纲目拾遗》“: 治腰膀间痛楚, 有益肾之功。”《本草问答》:“ 牛于冬至, 盛阳气也; 夏至入上, 阳入阴也; 其生苗者, 则是阳入阴之象, 至灵之品也。”《中药大辞典》:“补虚损, 益精气, 治阳痉遗精、腰膝酸痛, 病后久虚不夏。” “冬虫夏草全鸭汤”救了武则天 公元690年,晚年武则天(624~705年)体衰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尤其冬季,不敢轻易地走出寝宫。太医为治疗她的病,什么贵重的药品都用过,但是不见多少疗效。 跟随武则天多年的御膳房康师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记得在家乡时,老年人用冬虫夏草炖鸡滋补身体,想给武则天做一道试试看。鸡是“发物”,有可能引起老病复发,于是康师傅改用鸭子取而代之。鸭子炖好后,康师傅端给武则天品尝。不料武则天见汤里有黑乎乎的似虫非虫的东西,疑惑不解,认定是康师傅要害她,欲以谋杀罪处之。但念其以往没有过失,将其打入了大牢,没有当即问斩。 御膳房的李师傅与康师傅是同乡好友,非常同情康师傅的遭遇。他想只有用冬虫夏草治好武则天的病,才能还康师傅的清白。一天,李师傅一边拔鸭子身上的毛,一边琢磨着怎样用冬虫夏草炖鸭子,怎样才能使武则天看不见那黑乎乎的东西呢?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扒开鸭子的嘴,将60根冬虫夏草塞进鸭肚里,再将其放进锅里炖起来。武则天吃了以后,觉得鸭子炖得汤味道鲜美,一天两次,此后每天便喝两盅冬虫夏草炖的鸭汤。一个多月后,武则天的气色好转,不再咳嗽了,宫廷上下都为她的健康高兴。 一天,武则天心情愉悦,邀请监察御史吃饭。李师傅端上了冬虫夏草炖鸭汤,武则天说:“我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得益于这道汤。”监察御史尝了一勺,果然味道极佳。席间,武则天问监察御史如何处理康师傅谋杀案,这时李师傅斗胆抢说了几句话:“康师傅炖的鸭汤里面黑乎乎的东西是冬虫夏草。康师傅之所以这样做,全是为了给武皇补身子……”李师傅现身说法,把制作冬虫夏草炖鸭汤的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地向武则天和监察御史做了讲述,之后,从鸭肚子里取出了黑乎乎的冬虫夏草。武则天见此情景,马上吩咐把康师傅放出来,专门为她做冬虫夏草全鸭汤。从此,冬虫夏草全鸭汤这道既能佐餐,又能治病的名菜身价百倍,成了御膳房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民间,1000多年来,盛行不衰。
第2个回答  2020-05-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