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

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运动"这段历史时期中的作用和经历

曾国藩的一生是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分不开的。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著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在和太平军作战中,曾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养成湘军凶悍领残的本性。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18
片面地、主观地、单凭推测与想像去论是非,指责守土安民的将相,就是一种历史的悖 论。但是,这个历史我们也不能只看它的一面,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曾国藩所带领的湘 军也成为了封建阶级的鹰犬与帮凶。他勾结帝国主义,扮演了卖国贼的角色,镇压了自己的同胞。 从这个角度来说,曾国藩所扮演的是维护封建阶级的角色,是落后的!但事实是,借用洋人助剿, 是清廷在天平天国势盛,清军羸弱,无力戡乱的情况下,想出饮鸩止渴的国策,并不是曾国藩的建议和谋略。
第2个回答  2008-03-05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王朝的安定,相对于清朝来讲绝对是中流砥柱,一代贤臣
第3个回答  2008-03-03
清剿 晚清开始重用汉臣的代表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