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叫以前什么?

中国的项链发展谁知道 从古到今的? 我急
项链从古到今代表的意思、制作的材料变化、和样式

  项琏是颈饰最常见的形式,是把一串串珠形器、管形器串在一起,两端系住,成为一圈。其长度较短,刚好绕颈一圈,通常称为颈链;如长可及胸,就称为项琏。但也不必细分,通常称为项琏。

  我国使用颈饰很早,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常可发现骨珠项琏、绿松石项琏和玉管项链。分布于浙江、江苏一带的良渚文化(距今约5260年至4200年)出土的玉颈饰很多,上海青浦福泉山墓地出土的玉项链,由72颗玉管、玉珠、玉坠串成,其侧面两颗玉珠上琢有变体兽面纹,最下面的1颗玉坠形如小钟。江苏武进寺墩出土的项链,由玉牛鼻孔珠、大中小玉珠、玉管、玉锥形坠等18件串成。浙江余杭瑶山出土的1件由39颗玉管串成的项链,由内外两串相连。浙江余杭瑶山墓地出土3件玉串饰:第1件用39颗玉管分里外两圈串联,下与玉璜相接;第2件用170颗大小玉珠串成;第3件由14颗断面呈凹形的半管与2颗整管串接而成。这些玉颈饰,有的取形的重复调和,有的取圆形与管形的对比,反映了完美的设计构思。

  我们可以想象:头戴玉冠饰、脖上挂玉项链、身上穿丝着麻,佩带各种白玉管、玉珠、玉璜和玉坠组成的美丽饰件,脚着木屐的的部落首领正指挥着一批披树叶裹兽皮、足穿草鞋的族群工作,这些首领们在行使他们的权利时候,这些高贵的服饰使他们显得更加高高在上,威风凛凛。

  殷商时代墓葬中,也发现用蚌珠、琥珀、松石、软玉制成的珠形颈饰。如在河南辉县琉璃阁第140号墓发现了由灰色玉管珠(长1.5厘米,直径1.15厘米,孔径0.6厘米)串成的颈饰。山西保德县林遮峪也发现了18枚用珠状、梅花状、圆盘状的琥珀、绿松石、玉、骨制成的串饰,置于人架颈部及胸部。

  西周时代的颈饰出土比较多,形状也富有变化,由多种器形组合而成。如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早期墓出土一件长110厘米的珠串,其中有白玉龟饰13件,白玉棍饰1件,红玛瑙串珠5粒,其余是绿松石及黑白串珠,最小的仅有芝麻粒大,但中间穿孔正规。陕西西安沣西张家坡188号西周墓,人架颈部有11件小玉片、4件贝、1件小玉饰连成的串饰,同区406号墓出土小玉块86件,内11块含于口内,其余均在胸前,也可能是串饰。洛阳中州路西周墓发现淡绿色圆球状珠甚多,都在头部附近,可见也用料珠作颈饰。

  春秋战国时代的颈饰出土不少。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出土两玉串,大的一串由玛瑙珠、骨珠、玉珠、玉环、玉兽等20枚组成,珠的形状有枣形、管状、珠形、六棱形、长方形等,都有穿孔。小的由11枚组成,形式质料相同,出土时置于人架胸部。
  汉代以后,颈饰的形状变化更多,工艺也极精美,一直到现在,仍是人身上一种重要的装饰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19
项链是一种套在脖子上垂挂于胸前的链形首饰。
关于项链的由来,常有多种说法。下面是比较令入信服的一种方法。项链最早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时期的"抢婚"风俗。当时,男子在经济上的地位逐渐提高。在从夫居制度的形成过程中,男子往往掠夺其他部落妇女或在战争中俘获的女子作为妻子。为了防止这些妇女趁战乱或夜间逃走,胜利者往往用一根形似今日项链的金属链或绳子套住女性的脖子。在从夫居制度确立之后,有些地方还保留了这种习俗,只是在经缔结婚约的前提下进行,把"抢"作为婚礼的一种形式那些套在脖子上的金属丝或绳子,便演变成为项链。
第2个回答  2009-12-16
项链
青珑挂珠
紫晶坠子
三才项圈
幻彩项链
雪魂丝链
天机锁链
秘魔灵珠
金碧莲花
流光绝影
第3个回答  2009-12-26
项圈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