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国企招聘要求必须是985、211院校毕业生?

如题所述

近来,很多国企招聘都要求学生是985、211院校毕业的。很多人觉得不解,这不是明显不给普通院校生机会吗?其实,国企之所以这样做,自然有他可解释的理由。

首先,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国企招聘人员,你希望毕业生是一流大学还是二、三流院校?如果你也想招到优质学生,那么国企招聘人员也有跟你一样的想法。就这个问题可以从五个方面具体阐释。

一、高效扩招

如今高效扩招,985、211毕业生逐年递增,很多名牌学校毕业生也不一定有好的工作岗位。

很多毕业生为了拿到北京等城市户口,从而选择国企;很多毕业生为了求安稳,从而选择国企;很多毕业生没有一技之长,只希望在国企混日子;很多毕业生希望有个体面、轻松、待遇好的工作,从而选择国企。

因此,国企作为国内解决就业的主力军,从不缺少优秀生源。985、211等优质学校生源都远远超过其接收能力,为何招聘者还要招收二流学校生源呢?就如,清华大学从不缺报考者,为此其只选择全国顶尖的学生是一个道理。

好的企业或公司都会选择优质生源,这是普遍的道理。

二、为了数据体面

我们知道国企宣传自己时也通常讲毕业生生源及学历情况,当大学生不多时,企业可能招收普通学校的学生,但当学生充足时,谁不想自己的宣传册美观些。

985和211是国内公认的优质大学,虽然好学校有差学生,坏学校也有优等生,但相比来说好学校的优质生源更多,而且企业招聘的岗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故其有优中选优的权利。

如果企业宣传每年我们招收的学生均来自清华、北大、复旦、北航、人大等学校,是不是更利于明年招生,从而不断优化员工质量。

三、设置硬性门槛

如果国企不设置一个硬性门槛,估计招聘者整日筛选简历都能累死。而国内公认的评定学校的标准就是985和211,可见国企可以充分利于这个标准,优化招聘和队伍建设。

比如我是毕业于某985高校的硕士,并在北京某国企工作。当年我们面试的条件就是211或985高校毕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就这样,公司的招聘者还让我们帮忙把简历扛回办公室,试想下如果没有一个硬性条件,估计招聘者需要来俩卡车运输简历。

四、入职者有荣誉感

如果同批入职者都是学校及学历相当者,他们也会心满意足,有荣誉感从而努力工作。

比如我有个同学,985高校毕业去了一个三线城市,结果周围同事都是二本院校毕业。试想一下当时他的心情是沮丧的。他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周围人学历不太高的企业,失去了工作的斗志。果然,第二年他便辞职了,找了一个更高要求的大公司。

招收学生时提高门槛,利于企业留住人才,也提高了入职者荣誉感,可谓一举两得。

五、更看重综合因素

985/211的学生显而易见的是成绩好,企业又为什么看着成绩好的学生呢,因为学习好绝不仅仅是因为聪明,是很多综合因素决定的?

1、智力水平,不敢说高出多少,至少不低于平均水平,这是成绩可以验证的。

2、自律性,相同智力水平情况下,成绩好的学生,一定是该学习就认真学习,该休息就好好休息才能保证成绩,这就需要很强的自律性才能做到。现代企业管理,基本都是目标管理,就是给员工一个目标,自己拆借,自己计划,自己完成,很难想象不自律的人能做到。

3、自学能力,只靠教材很难考入名校,说明名校生课外看了大量相关书籍,有非常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这个时代知识爆炸,很多工作都是需要靠自学才能完成,等着培训就没有期限了。

4、积极思考,靠灌输无法取得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够在高考试卷中取得高分,说明这个考生一定是很强思考,演绎能力。企业里很多工作都是脑力劳动,需要大量思考,而且是主动思考才有可能完成。

5、沟通能力强,尖子生基本都是能够积极提问,回答老师问题的,提问和回答不代表多强的沟通水平,但是至少不缺乏沟通的勇气和技能。现代企业,有大量协作,良好的沟通技能几乎是最重要的要求了。

6、时间管理能力,如果考上名校,至少不能偏科严重,面对几个同时要考的学科,合理安排时间变得很重要。很多名校学生不仅成绩好,而且多才多艺,说明并不是靠没日没夜,点灯熬夜出的成绩,主要是有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保证学习的同时,能够安排出时间研究其他爱好。

7、上进心,自驱力,学习好的学生,上进心不会缺乏,考高分是从小就自己的强烈愿望,这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优势,自驱力,上进心,才能让公司的目标变成员工的目标。

8、责任心,成绩好是每个家长的希望,从小能够把父母的希望当作自己的使命,这也是责任心的体现。

9、细心,如果题都会,但是马马虎虎,错误百出也很难高分的,细心在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特点,只有你细心,才敢把工作交给你做。

10、成熟,抗压。学习好的学生往往相对成熟一些,面对压力不容易崩溃。现在新人被诟病最多的是玻璃心,逆反,说不得。给管理者造成很大麻烦,既要完成工作,还不能伤害小朋友脆弱的心灵,话说的重点,就撂挑子走人更是要不得,这是给自己进步设置的最大障碍了,学习好的学生早在学校大多已经习惯了,相对更容易管理一些。

以上是企业看重的员工素质,不是985、211的学生也不需要气馁,只要在上面的能力中针对性的补足就可以了,一定有机会比名校生做得更好。

总之,国企要求毕业生来自985、211院校,是时代背景、企业发展、员工留存等综合考虑而决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2

想必很多朋友都发现了,今年的工作实在是有点难找,而且的话工资收入可能也比往年有所下降。

而难找体现在哪里呢?首先是工资收入低,也就是说你很难找到能够达到自己预期收入的工作,毕竟今年企业效益有所下降,人家开出的工资也会有所降低。

但是即便如此,该有的要求人家依然有,比如说学历,其实说到这个问题啊,大家可能会发现,对于那些央企国企,他们的要求才是更加的严格呢。

不过话说回来,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情况之下,人们也发现了这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好处,那就是人家的工资收入很稳定啊,不会拖欠工资呀,而且你的工资会随着你的工作年限进行增长呀。

不过这些国企实在是太难进了,动不动就要求985 、211,很多朋友想不明白,可能他们只是要一个普通的官员,为什么要求985的学生呢?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买方市场

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现在属于对方的买方市场,我们可能有成千上万个人去竞争人家几百个工作岗位,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什么学历?还不是人家自己说了算吗?

 

985 211的确比普通学校要好

然后另外有些朋友可能会说,那你就招个文员,是不是?那你非要985 211的学生吗?我们普通的学生也能够胜任呀。

其实这个问题之中包含了两点,第1点是这个工作当下的性质。第2点则是说,以后不考虑晋升了吗?

首先来说,可能入职的时候的确是一个普通的文员,但是随着你接触的业务越来越多,那么最后你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可以这么说,对于企业来说,你的潜力越大肯定是越有好处的,那么985 211的学生显然比普通学校的学生要好。

 

第3点可以减少人事工作量

第3个原因则很简单,我们去找个工作,对方是需要查看我们的简历,对我们的情况有个了解,然后可能会联系我们去进行面试,整个流程走下来,我们感觉离对方其实也感觉很累,毕竟人家每天要接触的人那么多。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去设置一些门槛主动的卡掉一些人,对他来说显然是很方便的,毕竟首先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如此多的人来面试,比如说可能他只需要招100个人,现在有1万个人去竞争这个岗位。

那么首先人家人事经理去看这1万个人的简历都是非常费劲的一件事情,那如果说可以通过学历直接卡掉一半,人为什么不能更何况留下来的肯定是精英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05
一般有这种要求的国企都是福利好的营利性国企,比如国家电网中国烟草之类。并且不会明确说明只要985211,只会说择优录取而已。实际上普通家庭的孩子只有名校才能通过网申,获得笔试的机会。
第3个回答  2020-10-28
因为在985和211院校毕业的学生是非常优秀的,这样的同学,他们有着足够聪明的智力,和学识绝对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4个回答  2020-10-28
主要还是因为国企对学生的要求更加高一些,他们认为名校毕业的学生更加有才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