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献苦肉计的吴国大将黄盖,结局如何?为何赤壁之后消失匿迹了?

如题所述

赤壁之战中献苦肉计的吴国大将黄盖,虽然受了伤 但是并没有死,最后由于年事已高,守卫一方,就没有再跟着孙权南征北战,就销声匿迹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歇后语,也让我们认识了东吴老将黄盖。实际上,在历史上火烧赤壁跟诸葛亮没有多大的关系,最先提出火攻就是黄盖这位老将,并且他还是这个计策的具体实施者,可以说在赤壁之战中,黄盖的功劳当属第一。

然而,在赤壁之战后,就黄盖这样一位功劳卓著的老将却销声匿迹了。那么,在赤壁之战中黄盖的结局如何,他到底有没有死,还有就是为何在赤壁之战后,他就销声匿迹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穿越历史探究一番。

    江东老将

黄盖,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是最先跟着孙坚起事的,历任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他为作战勇敢,一直跟着孙家三代南征北战,是江东资历最老的将领,也是东吴江东十二虎臣之一。

    火烧赤壁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夺取荆州后从长江顺流而下,想要一举歼灭江东的孙权政权。随后,刘备与孙权联盟,对抗曹军,两军对峙。为了战胜强大的曹军,东吴老将黄盖鉴于曹操舰船首尾相连的情况,天才般地提出了火攻的计策。这个计策提出后,等到了周瑜等众人的同意。于是乎,黄盖作为火攻计策的提出者,亲自实施了这个计策。

黄盖给曹操写信诈降,曹操得到信后,信以为真,让黄盖带着自己的队伍前往曹营投降,接下来就是惊心动魄的火烧赤壁了。据史书记载:“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黄盖的火烧计策非常成功,火烧赤壁,顷刻间曹军灰飞烟灭。作为火烧赤壁最大的功臣黄盖在战争途中不幸被矢所中堕下水中,还好随后他被吴军救了起来。只是这时候的黄盖非常狼狈,吴军并没有认出他来,就把这位老将安排在厕床中。这时候,黄盖只好一直大呼韩当的名字,幸好被韩当及时发现,认出了他,及时解开了他的衣服,并予以医治,这才保全了黄盖的性命。

    销声匿迹

赤壁之战后,黄盖被调驻为武陵太守,平定了蛮族叛乱。随后,黄盖又平定了长沙郡的益阳县的叛乱。孙权升他为偏将军,最后他病死在任上。后来,孙权称帝后,追论他的功绩,赐给他的儿子黄柄爵位为关内侯。

赤壁之战,黄盖之所以销声匿迹可能最大的原因就是黄盖年事已高,再加上赤壁受伤,不适合再南征北战了,就让他做一方太守,收拾收拾小山贼,颐养天年。总之,他老了,孙权不带他玩了。因此,他才鲜有出场了。最后他也算是善终,也挺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大家在初中时就耳熟能详。不过,关于黄盖这位历史人物,或许很多人还是知之甚少。那么,历史上的黄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赤壁之战后,黄盖又去了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传奇的名将。

黄盖,字公覆,东汉零陵郡泉陵人。黄盖年轻时,曾做过零陵郡的低级官吏,后被举荐为孝廉(按:察举制度下被推选的人才)。在孙坚组织义军时,黄盖便开始追随孙坚,后又相继辅佐孙策和孙权。

史书中的黄盖非常骁勇,完全是一副拼命三郎的架势:

擐甲周旋,蹈刃屠城。——《三国志·黄盖传》

陈寿用此八字来形容黄盖,足见这位将领之猛。不过,黄盖除了作战勇猛,也是位善于谋划的智者。比如,赤壁之战中,周瑜火烧曹操战船的主意,原本就是黄盖所提出的。只是,后来《三国演义》却将此事的功劳推给了诸葛亮。

在火烧赤壁时,黄盖表现得异常英勇:

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侧)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拜武锋中郎将。——《三国志·黄盖传》

这段文字虽然简略,而且并未直言黄盖之勇,却通过黄盖的负伤和被救,体现了这位老将的忠勇。被流矢射中的黄盖,跌入寒冷的江水中,被士兵救起后却没人认得出他,只是放在了一旁的床榻上。幸而黄盖拼尽全力呼喊韩当,才被发,得以被救。

试想,如果黄盖衣着华丽、躲在军士之后,又怎么可能会中箭跌入江中,且无人认出呢?由此可见,战场上的黄盖,更像是一位勇敢的士兵。

因黄盖在赤壁之战中立功,后被封为了武锋中郎将。东吴所统领的势力范围中,武陵地区尚有蛮夷,且时长作乱,所以孙权委派黄盖去做当地太守。

黄盖任太守期间,曾率领着五百人马同反贼交战,结果凭着指挥有方和敢于拼杀,顺利地平定了叛乱。经过黄盖的一番治理,当地的许多头目“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

黄盖在献计火烧赤壁后,又帮助孙权平定了匪患,故深受重用。关于黄盖的结局,《三国志》中亦有记载,称其晚年被晋升为偏将军,最后病死在了任上。 

第2个回答  2020-07-18

赤壁之后,黄盖其实仍有一番作为,最终病逝于任内,也算是安享晚年了。他没有消失匿迹,只是再无记载了而已。

黄盖是江东的王牌老将,早年跟随孙坚、孙策打下了这江东基业。孙权时期,他被安排去镇压安抚山越,所到九县,全部平定,功勋卓越。

他最辉煌的时刻要数赤壁之战了,他向周瑜献策诈降曹操,最终以火攻打败曹操。赤壁之功,第一要数周郎,这第二大功就应该是黄盖的了,赤壁之战也使他名声大噪。

但在这之后,他却像消失匿迹了一般,这是为何呢?是不是因为在赤壁之战后被流矢所中,堕下水中,由于伤的太重,年龄偏大,不久就去世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在赤壁负伤后,他仍老当益壮。《三国志》记载赤壁战后,他还被任命为了武陵太守,去平定蛮族叛乱去了,他甚至用五百人就收复所失的城邑,令各部落的头目闻风散胆。

之所以没有了黄盖的详细记载,最重要的是因为他已脱离了主线事件。赤壁之战后,他被安排专门去镇压内部的蛮族、山贼叛乱去了,没有参与对外战争。而小说三国演义也向来是讲曹刘对峙,对吴国大将讲的不算多,这也使得黄盖的故事没有一直辉煌下去。

虽然是镇压蛮族叛乱,但他的作用绝对不能小觑。蛮族势力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容易平定,只是三国之争让大家忘了还有这种强敌的存在。假若没有他的镇压,江东如何能有后方的稳定。而关于平定蛮族的记载只有诸葛亮的最详细,其他人的则记载的偏少。其实黄盖镇压蛮族叛乱的作用丝毫不弱于诸葛亮平定南蛮,只不过不如诸葛亮出名罢了!

第3个回答  2020-07-20
并没有销声匿迹,只是《三国志》之后没再记载关于他的后续。他仍有立功只是作者不再报道。而且他是死于任内,也算安享晚年。赤壁之战后,他被安排专门去镇压内部的蛮族、山贼叛乱去了,没有参与对外战争。
第4个回答  2020-07-20
结局是生卒年不详,赤壁之战后被孙权派去守县城,晚年曾用引君入瓮之计击杀数百山贼,不久后病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