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好听的中国仙侠风纯音乐

好听的中国风音乐很多,最近发现我的眼光真是太狭窄了,听来听去就那么几首,于是决定求中国风音乐大全,最好是仙侠风的,有伴奏的,而且是纯音乐。(当然好听的有歌手唱的也可以)
别给我周杰伦董贞心然等等那些,全听腻了。

另外恕我孤陋寡闻,数月前闲逛诛仙吧时发现诛仙漫画,请问其中3L那个漫画的宣传视频的背景音乐是什么?很好听啊。
地址如下:
http://tieba.baidu.com/f?z=529477827&ct=335544320&lm=0&sc=0&rn=30&tn=baiduPostBrowser&word=%D6%EF%CF%C9&pn=0

先将100分拱手献上,若有满意答案,再按不同程度追加分数。
好吧高山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这些名曲我都有了,一直都在听呢。
大唐豪侠那些音乐……目前也在我的音乐列表之中。
我是个仙剑玩家,仙一到仙四都玩过了,怎么可能没有那些音乐- -||
啊梁邦彦的没听过,马上去找来听听。黄沾的太有名,已经一一拜听过了。贾鹏芳的我很喜欢,和平之月的我都很喜欢啊,贾鹏芳专辑我全下了,一直是我的最爱啊~宁月睡莲旅愁杨柳北京之夜是我最喜欢的。
林海的《琵琶相》我也听过了,最喜欢其中的琵琶语和渡红尘。
另外,能不能直接给出好听的曲子的名字……
还有,诛仙漫画那个曲子怎么没人回答……
《我们远去的家园》专辑的我以前也听过了,不错。
好吧,考虑到大全确实有难度,嗯,给多几首就行了。
哈哈,食多?本来还打算提高一点悬赏的,等了这么久都没有我完全满意的答案。
确实有很多很不错的,可惜太少。另外我很想知道那个曲子的名字,偏偏没人回答。
这分于我没用,顶多可以问下问题,提高一下关注,如果可以我愿意把分全部砸在这里。

1、高山流水
介绍: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其有琴、筝两种谱本,筝曲《高山流水》与琴曲迥异,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2、广陵散
介绍: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汉魏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现有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广陵散:古琴曲。又名《广陵止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
3.梅花三弄
介绍:
《梅花三弄》是一首最古老的古琴曲,它旋律优美流畅,形式典雅独特,通过对梅花凌霜傲雪神态的描写,赞颂文人高洁的品格,艺术价值很高。作者桓伊系东晋“淝水之战”名将。《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4.阳春白雪
介绍:
《阳春白雪》,汤良兴演奏。 简称《阳春》,是六十八板小曲集成之套曲,其中大部分由老六板变奏而成,李芳园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谱》中收此套曲,名为《阳春古曲》。此曲版本较多,一般将十段、十二段的称为《大阳春》,七段的称为《小阳春》或《快板阳春》。此曲情趣轻快活泼,描写阳春三月,大地春回、万物生长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一最基础的琵琶传统曲。
5.十面埋伏
介绍:
关于《十面埋伏》产生于何时迄今无定说,但在明代王猷定(1598-1662)著的《四照堂集》卷八《汤琵琶传》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而尤得意于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才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从文中描写的《楚汉》一曲情节与《十面埋伏》所描写的相符,由此可见早在十六世纪之前,《十面埋伏》已在民间淬。
现用卫仲乐先生演奏,裘春翘、叶绪然、林友仁、胡晓芳记谱,载于《琵琶独奏曲集》之十段谱分析:[一]列营 [二]吹打 [三]点将 [四]排阵 [五]走队 [六]埋伏 [七]鸡鸣山小战 [八]九里山大战 [九]项王败阵 [十]乌江自刎
6.平沙落雁
介绍:
《平沙落雁》古琴曲,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这段解题对雁性的描写极其深刻生动。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7.汉宫秋月
介绍: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琵琶曲《汉宫秋月》又名《陈隋》。以歌舞形象写后宫寂寥,更显清怨抑郁,有不同传谱。目前一般是据无锡吴畹卿(1847-1926)所传,但刘德海加上了许多音色变化及意向铺衍的指法,一吟三叹,情景兼备,很有感染力。
8.渔樵问答
介绍: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名曲,现在的谱本有多种。《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唉乃,隐隐现于指下。”由于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因此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 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刻划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其中运用泼刺和三弹的技法造成的强烈音响,应和着切分的节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声。第1段末呈现的主题音调经过移位,变化重复贯穿于全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夕阳箫鼓
介绍:
《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乐曲原分有10段,分别为:
一、夕阳箫鼓 二、花蕊散回风 三、关山临却月 四、临水斜阳 五、枫荻秋声 六、巫峡千寻 七、箫声红树里 八、临江晚眺 九、渔舟唱晚 十、夕阳影里一归舟
乐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10.胡笳十八拍
介绍: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这些歌都很经典,听着让人心胸舒畅,听听看,很悠扬的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7
听一听中国古典音乐吧。还有些佛教音乐,听了人心里很平静。
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1) 、高山流水
介绍: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其有琴、筝两种谱本,筝曲《高山流水》与琴曲迥异,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2) 、广陵散
介绍: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汉魏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现有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广陵散:古琴曲。又名《广陵止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

(3) 、梅花三弄
介绍:
《梅花三弄》是一首最古老的古琴曲,它旋律优美流畅,形式典雅独特,通过对梅花凌霜傲雪神态的描写,赞颂文人高洁的品格,艺术价值很高。作者桓伊系东晋“淝水之战”名将。《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4) 、阳春白雪
介绍:
《阳春白雪》,汤良兴演奏。 简称《阳春》,是六十八板小曲集成之套曲,其中大部分由老六板变奏而成,李芳园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谱》中收此套曲,名为《阳春古曲》。此曲版本较多,一般将十段、十二段的称为《大阳春》,七段的称为《小阳春》或《快板阳春》。此曲情趣轻快活泼,描写阳春三月,大地春回、万物生长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一最基础的琵琶传统曲。

(5) 、十面埋伏
介绍:
关于《十面埋伏》产生于何时迄今无定说,但在明代王猷定(1598-1662)著的《四照堂集》卷八《汤琵琶传》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而尤得意于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才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从文中描写的《楚汉》一曲情节与《十面埋伏》所描写的相符,由此可见早在十六世纪之前,《十面埋伏》已在民间淬。
现用卫仲乐先生演奏,裘春翘、叶绪然、林友仁、胡晓芳记谱,载于《琵琶独奏曲集》之十段谱分析:[一]列营 [二]吹打 [三]点将 [四]排阵 [五]走队 [六]埋伏 [七]鸡鸣山小战 [八]九里山大战 [九]项王败阵 [十]乌江自刎

(6) 、平沙落雁
介绍:
《平沙落雁》古琴曲,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这段解题对雁性的描写极其深刻生动。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7) 、汉宫秋月
介绍: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琵琶曲《汉宫秋月》又名《陈隋》。以歌舞形象写后宫寂寥,更显清怨抑郁,有不同传谱。目前一般是据无锡吴畹卿(1847-1926)所传,但刘德海加上了许多音色变化及意向铺衍的指法,一吟三叹,情景兼备,很有感染力。

(8) 、渔樵问答
介绍: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名曲,现在的谱本有多种。《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唉乃,隐隐现于指下。”由于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因此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 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刻划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其中运用泼刺和三弹的技法造成的强烈音响,应和着切分的节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声。第1段末呈现的主题音调经过移位,变化重复贯穿于全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 、夕阳箫鼓
介绍:
《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乐曲原分有10段,分别为:
一、夕阳箫鼓 二、花蕊散回风 三、关山临却月 四、临水斜阳 五、枫荻秋声 六、巫峡千寻 七、箫声红树里 八、临江晚眺 九、渔舟唱晚 十、夕阳影里一归舟
乐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10) 、胡笳十八拍
介绍: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诛仙漫画的宣传视频的背景音乐: 是尺八曲
京田诚一【宙へ】http://www.songtaste.com/song/1089114/
诛仙游戏的音乐也不错的,LZ听过没喽~

推荐些好听的古风音乐,不一定是仙侠风
链接贴不出,请进http://hi.baidu.com/%D3%E0%C5%AA/blog/item/a2dc57edd664f4db2e2e2105.html

最喜欢神思者,每首我都喜欢,随便三首
【Brave Soul】
【Anton】
【The God Of The Sea】

和平之月的~推荐听《兰1》(Orchid.I)
贾鹏芳【北京之夜】
贾鹏芳【宁月】
贾鹏芳【睡莲】
経田康子【アクア Aqua】
宫西希【春 ふたたび】

Rin’的也不错,贴三首
【紫のゆかり、ふた】
【沙罗双树】
【GENJI’】

其他的一些作者:
矶村由纪子【风の住む街】
梁邦彦【风の誓い】
吉田洁 【遥远的旅途】
都留教博【王都炎上】
Ron Korb(雷恩.寇伯)【Todaiji】

太多太多了,还有姬神、喜多郎、久石让、范宗沛、林海什么的都是极爱的~~
另外推荐 王俊雄 的音乐,最是中国,最是儒雅~~
下面是一些原声音乐:
二胡阳炎 ~ 千秋恋歌 原声【予感】[这部动漫的原声不得不说实在太强了!推荐听整张专辑]
火影忍者 原声【Hinata Vs Neji】
森英治 百鬼夜行抄OST【百鬼夜行抄】

其他原声比如《犬夜叉》的也不错,《乱马1/2》呢是经典中的经典(琼瑶奶奶最爱),对了,【霹雳布袋戏】的原声~数量多~精品也多,还有我们熟悉的电影像《醉拳II》、《情定少林寺》、《太极张三丰》的原声也是很好的~~

其他游戏音乐,如《武林群侠传》、《天龙八部》、《水浒Q传》的BGM都是极好的,LZ可以自己去找来听听~~

喜欢的太多太多了,便不再举例,祝LZ听的愉快!O(∩_∩)O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11-11
楼主要中国仙侠风纯音乐,中国网游里的音乐游很多仙侠风的。在这推荐几首《峨眉金顶》《望月之城》《幽幽海谷情》这三首是我玩蜀山的时候里面的背景音乐,尤其是《幽幽海谷情》很好听,心然翻唱过,不过我觉得有人唱还不如就是纯音乐,还有就是印象中国的作品,有很多曲子,虽然没有多少仙侠风,但处处体现着中国古典魅力,就如CCTV请您欣赏里的《林雨心情》之类的,推荐《青瓦白墙恋徽州》《水墨丹青凤凰城》《平遥古韵》,更多可以去酷狗搜,此外还有墨明棋妙,“墨明棋妙”的曲子很多,其中不乏精品,你可以搜搜,仙剑你玩过,那我也不推荐了,幻想三国志里的你要不要?
第4个回答  2009-11-24
我有几首纯音乐,不过是古风类曲子。不一定是中国的,然后,也不一定是剑侠的。
我看你喜欢纯音乐的,就当做推荐给你吧。这些都是我自己收集的,喜欢你会喜欢。

二胡阳炎 予感
试听: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U9LD2rSSI4

一滴 - き乃はち
试听: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IAtaBcQIVM

innocence - Rin'(凛)
试听: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1Sfo-WjcY0

回梦游仙 - 仙剑 笛子二胡合奏版。这首我估计你应该有了。
试听: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lgGz-Ixnfs

这四首我电脑上都有,如如果你喜欢又找不到地方下,可以摆渡消息我,我发给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