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改为社保卡发放的通知

如题所述

一、养老金变动
1.发放方式
自2022起,养老金的发放将开始逐渐从存折转为社保卡。其实这个政策,我国很早就开始了。从2020年的10月开始,部分城市的养老金已经开始打到银行卡之中,不过也有城市是根据社保卡办理时间来界定的。
2.不允许一次性补缴
对于年轻一代人来说,养老金似乎还是一个很遥远的话题,但是接下来的一个政策却和这代人息息相关。根据国家最新消息,退休金将不允许一次性补缴。
在过去国家为了保障大部分人的权益和之前对保险了解甚少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是允许在退休前进行补缴的。但目前为了保证我国养老体系的文件,为国家缩减开支,补充养老金储备,国家开始禁止一次性补缴。要知道仅在2016年一年间,在养老保险方面国家就补贴了八千多元的财政资金。
3.省级统筹
省级统筹概念是在近两年才推出的新概念。在未来的2020年,国家将通过整改,将部分地区的市统筹养老金变为省级统筹。也就是说,未来很有可能所有人的养老金将会在同一时间发放。而另一方面,所有人得到的养老金数额也将趋于统一。对于此项政策引发的争议和利弊,还要等具体实施后才能有所考证。
二、发放看法
如果不提及其他方面,只简单提及在社保卡收养老金的方便与否上,不同人群的看法不同。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接触新事物的速度比较慢,对待新政策也是如此。
1.对老年人
大多数老年人不习惯用智能机和智能的电子支付手段。存折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看得见摸得到的钱款储蓄地,会带给他们一种安定感。这种安定感来自老一辈人对于国家央行统筹经济的信任感,以及金融机构的认同感。
在电子支付手段被普及的今天,老年人们还是更喜欢使用现金进行支付。存折里的钱款对于他们来说,随取随用。加上银行的服务机制也逐渐从大批量的窗口解答转为一对一的大堂经理解答,对老年人们来说更友好。
2.对年轻人
年轻人们一直以来都是喜欢接受新挑战和新事物的群体。不光是在电子支付和各种银行卡的使用上,现代社会的各种新政策一经推出,他们往往是最先掌握动向的人。
作为电子支付手段使用的主体,年轻人们也是支付宝和微信的重要使用人群。因此对于未来养老金的归所,部分年轻人认为自己还年轻,养老金问题十分遥远,所以并不担心。还有部分人认为电子社保卡能更方便快捷,可以绑定到各个支付软件上,方便使用。
三、未来养老金风向
1.是否能发出
现代年轻一代人最担心的就莫过于等到自己老时,能不能获得足够的养老金。实际上,这种担忧是有一定的依据的,例如我国的养老保险一直有着财政赤字。但国家正在健全养老机制,也开始推进养老基金的普及。所以说相信随着政策的普及,这种担忧也会慢慢消散。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国家值得我们信任。
众所周知,我国的养老政策是在上世纪才进行推行使用的。在政策推行之初,已经过了工作年龄的老年人可以选择缴纳大笔资金一口气补足缴纳的年限,但是当时这笔资金不久后便被发放一空。
现在老年人们每个月得到的养老金部分来自国家财政补贴,剩下大部分是现在劳动者们按月缴纳的养老保险。因此,未来的80后和90后这一代不仅会面临相对较大的赡养老人压力,也在担心自己老了后,会不会有足够多的年轻人缴纳每个月的养老金。
现今还有一种担忧就是:国家是否正在考虑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的最低缴纳年限?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未来的年轻一代会面临退休延后的可能。不过实际上,养老保险只是国家对于工作一辈子的老年人所提供的最低生活的保障。如果想要在退休后仍然保有和“小康”相对的“老康”生活状态,还应多关注诸如养老基金的保障。
2.社保卡中养老金的使用
社保卡如今已经不仅仅作为一张接收养老保险的卡片使用了。随经济基础建设的推移,社保卡可为我们提供诸如缴费申报、医疗申报等作用。同时在办理一些特有的业务时,如果忘记带身份证,也可以临时用社保卡充当身份证。
在银行卡大批量普及的今天,社保卡也可以提供和银行卡一样的基本存储功能。但如果想让社保卡具有此金融功能,还是需要去银行进行金融账户的激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