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唐太宗 即位之后,以亡 隋 为鉴戒,偃武修文,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贞观 年间,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拼音:贞观之治 [zhēn guàn zhī zhì]。

引证:李开先 《归农》诗之七:“斗粟百钱犹未售, 贞观 之治继遐踪。”

用法示例:

1、贞观之治的出现离不开李世民那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

2、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3、唐三彩出现,也因为唐朝陶瓷业飞跃发展,加上贞观之治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奢侈之风兴起,于是厚葬的风气也跟着兴了起来。

解析:

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