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法院将案件受理后故意拖延不审理.当事人应当怎么办

如题所述

如果法院立案后,案不及时审理,拖延办案,案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投诉。院长接到投诉后,一定会过问的,会要求承办人尽快审结案件的。法院内部设有监察室,专门处理法官违法违纪的,如果是法官故意拖延,一定会查处的。
法律分析
对于法院审理的案件,法律都有明文规定的审限,只要不超过法律规定的审限,承办法官完全可以自主安排开庭时间。一般来说,一审的民事案件审限为六个月,而且还可以申请延长。所以对于一般情况而言,法官只要在六个月内处理完就是合理合法的。如果确有证据证实,法官故意拖延不深的话,可以向法院或者纪委反应,但是还是建议先和承办法官联系一下。如要法院在法定的时间内不能审结案件,可以向法院监察室或者检察院反映,请求进行监督。如果没有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限,就难以认定是故意拖延,因为主办法官在一定程序上有自由安排工作的权限。在我国法律不仅是约束公民的合法合规行为,同时对那些执法部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碰到执法部门或者其他机关不作为,可以依法上诉其监督部门,相关管理部门一定会按照制度对其进行处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4
如果法院立案后,案件承办法官不及时审理,拖延办案,案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投诉。
院长接到投诉后,一定会过问的,会要求承办人尽快审结案件的。
法院内部设有监察室,专门处理法官违法违纪的,如果是法官故意拖延,一定会查处的。
第2个回答  2019-10-15
对于法院审理的案件,法律都有明文规定的审限,只要不超过法律规定的审限,承办法官完全可以自主安排开庭时间。一般来说,一审的民事案件审限为六个月,而且还可以申请延长。所以对于一般情况而言,法官只要在六个月内处理完就是合理合法的。如果确有证据证实,法官故意拖延不深的话,可以向法院或者纪委反应,但是还是建议你先和承办法官联系一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14
找院长追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