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如题所述

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现实生活中,掩耳盗铃显然是愚蠢的,但在真实的生活中,并不真正存在一个捂着耳朵盗铃的正常人。寓言当然只能当作寓言来看待。所以,我们所想到的当然与耳朵、门铃、偷盗并不相关的一些事情。正是这些并不相关的事情给了我们相当有价值的思想信息。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许多成语所给我们的思考其实都可以从多方面来加以考虑,而并不是从某些寓言的初衷去感悟。掩耳盗铃就是十分典型的一个例子。
首先,所谓做贼心虚,一个盗铃的人自然心中有几分胆怯,所以掩着耳朵也是其胆量的来源之一。而人们这所以觉得这个人愚蠢,是因为在他壮胆的同时,也造成自己对外界的感知能力的迷失。但有得必有失,只是在行失之间如何权衡利弊是一门学问。“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如果说,对盗铃人而言,盗铃是他的目的所在,而勇气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困难,那么他对“掩耳”的选择,应该可以理解,甚至不失为一个智者。何况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盗铃人的这点“失误”,其实并不值得人们的耻笑。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掩耳盗铃者也是个善于调节自己心理的人。
推而广之,有时候,我们的周围,常常有一些人掩着耳朵偷着铃铛,却不明白“若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的道理。有时候,我们也确实需要捂着耳朵过日子。外界对你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极大的干扰系统。所以,有一句名言,其实是掩耳盗铃的另一个最好的诠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2
钟声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了形状。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要是你觉得我说的有理,就采纳我吧,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第2个回答  2019-10-18
钟声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了形状。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