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成语讲一只鸡与兔子

如题所述

鸡兔同笼。
历史
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
算这个有个最简单的算法。
(总脚数-总头数×鸡的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
(94-35×2)÷2=12(兔子数) 总头数(35)-兔子数(12)=鸡数(23)
解释:让兔子和鸡同时抬起两只脚,这样笼子里的脚就减少了总头数×2只,由于鸡只有2只脚,所以笼子里只剩下兔子的两只脚,再÷2就是兔子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07
飞禽走兽
fēi qín zǒu shòu
【解释】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出处】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动物
【例句】铃儿乃金丹之宝,又不是~,如何辨得雌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一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27
飞禽走兽
fēi qín zǒu shòu
【解释】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出处】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动物
【例句】铃儿乃金丹之宝,又不是~,如何辨得雌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一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