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温作业和噪声危害是什么?

如题所述

1.什么是高温作业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高温车间内存在着多种热源,或由于夏季露天作业受太阳热辐射的影响,常可产生高温或高温高湿或高温伴强热辐射等特殊气象条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我国的高温作业分级标准规定: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的作业,列为高温作业。
2.高温作业的种类
高温作业按气象条件可分为三大类:①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其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这类作业场所都有强烈的辐射热源,室内外气温差可达10℃以上,以对流热和辐射热作用于人体。②高温高湿作业:这类作业环境的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热辐射较弱。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③夏季露天作业: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辐射热。
3.为什么在清凉饮料中要加盐
高温环境下劳动,人体为了散热,常常大量出汗。出汗使人体丧失了大量水分和盐分,主要是钠盐和部分钾盐,一般汗液中含氯化钠O.1%~0.35%。普通高温作业工人劳动8小时出汗4~8升,损失盐份15~20克。所以,对高温作业工人既要及时补充水分,也要及时补充盐分,才能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这也就是在清凉饮料中加盐的原因。通常可按含食盐量0.1%~0.2%来配制清凉饮料,供工人饮用。
4.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多方面的。50分贝以上开始影响睡眠,70分贝以上妨碍交谈,使人心烦意乱。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引起头昏、头晕、头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脑电图异常(慢波增多),心率加快,血压不稳(多数增高),心电图有心律不齐和缺血型改变,同时可见食欲下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功能改变、月经不调等。噪声对人体最为明显的影响是损害听觉器官,长时间在90分贝以上噪声作用下,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进而听力减弱,严重者发生职业性耳聋。
5.怎样预防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①进行工艺改革,以无声或少声工具代替噪声工具。如液压机代替锻压机、焊接代替铆接、无梭织布工艺代替有梭织布工艺等。②在不影响操作前提下,用隔音。减震、消声、吸音等措施减弱噪声强度。同时合理规划厂区和厂房建筑,使噪声源远离其它作业区,或造隔音墙,建筑物内墙选用吸音材料等。③个人防护,工人戴耳塞或耳罩,往往可取得较好的防声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28
工业企业和服务待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达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或2℃以上的作业称为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几乎遍布于工业生产的所有行业,主要的高温作业工种有:炼钢、炼铁、造纸、塑料生产、水泥生产等。
  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毓生理功能改变,这些变化在一定限度范围内是适应性反应,但如超过此范围,则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病变。
  (1)对循环系统的影响。高温作业时,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使血液浓缩,造成心脏活动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血管负担增加。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高温对唾液分泌有抑制作用。使胃液分泌减少胃蠕减慢,造成食欲不振;大量出汗和氯化物的丧失,使胃液酸度降低,易造成消化不良。此外,高温可使小肠的运动减慢,形成其他胃肠道疾病。
  (3)对泌尿系统的影响。高温下,人体的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经肾脏排出的水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
  (4)神经系统。在高温及热辐射作用下,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降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