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场监管局公布违法典型案例,这些案列有哪些共同特点?

如题所述

上海,大家都知道此时正处于疫情阶段。受到疫情和防控措施的影响,很多市民出现无法正常购买食材的情况。这种情况让一些不法商家看到发财的机会。为此上海市场监管局对市场各大物资进行监管,发现几起价格违法案例。那么这些案例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呢?就我个人观点,这些案例存在哄抬价格、未明码标价、价格存在问题等特点。想要了解更多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事情的发生

这件事情发生在4月12号,上海官方媒体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则消息,从这则消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此次上海为了防止有人利用疫情民众抢购的心理,破坏市场秩序,所以加大对市场的管理。结果发现几处商家出现违法行为。于是就公开这些案例,以此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读,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案例主要是存在哄抬价格、不按照规定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问题。

二、市场监管局的处理

面对这样不法商家,监管局对他们进行严肃处理。处罚金额从4500元到10万不等,同时还伴有行政处罚。同时监管局鼓励市民遇到不合理的价格,一定要及时拨打举报电话进行举报。

三、我的看法

我觉得在城市遇到疫情这种灾难的时候,生活在里面的居民原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抗疫,而不应该存在这种赚发难财的心理,这样不仅对自己不好,对他人也不好。自己不仅要面临高额的处罚金,严重的话还要被行政处罚,而且会导致他人财产损失,真的是害人害己。希望这种事情少一些发生。

看了这么多,你觉得这些商家做得对吗?不妨在评论区进行评论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3
这些案例都违反了广告法,违法哄抬物品价格,严重扰乱和危害居民基本生活物资市场。疫情当下,别想要发国难财而哄抬物价的,或者就是传播谣言引起恐慌的。所以不要发国难财,尤其是保障温饱的东西。民生最重要 !
第2个回答  2022-04-13
这些案例的共同特点就是有传销的性质,设置了会员模式,而且利用人们的贪便宜的心理进行刷单,受害者是老人,受害群体比较多。
第3个回答  2022-04-13
在上海疫情防控的过程当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案件,大部分都是由于违背了价格原则导致的罚款。这些商家都是坐地起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