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分低能的人会越来越多?

如题所述

学霸只会死记硬背的读书,灌输什么知识,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思想被禁锢住,发挥不出来自己的优势,就成了随处可见的普通人,难以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才子。

学生普遍是“高分低能”,只会学习,分数很高,和能力不匹配,做事循规蹈矩,没有个人的看法,思考问题没有深度,难以跳出别人定下的条条框框,虽然很多高校毕业生从事了高薪工作,但却没有个人的成就。原因一:本身存在偶然因素

部分学校会存在特别优秀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差距很大,但实力比较强的高中,这种情况少见,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并不大,高中三年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可能一直保持第一,而是大家轮着。

高考成绩相差也没有太大,个人的发挥不同,成为状元就存在偶然因素,比如2020年高考,江苏省有两个文科状元,两人成绩仅相差一分,430分的状元,因为选修等级没达到清华北大的标准,遗憾去了HK大学。原因二:基数小

3000多高考状元,这个基数还是小,同等级别的优秀考生,数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如果都纳入进来,结果或许会截然不同。

结论也有以偏概全的意思,雷军也是行业的“领头羊”,他是1987年湖北高考状元,还有很多,所以不能说的太绝对,高分低能的学生确实存在,但高考状元还是比较容易出千里马的,自身眼界开阔,思维活跃,都是优势。原因三:难以避免先天缺陷

高考状元没能成为“领头羊”,和个人的性格以及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寒门学子成为高考状元,从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坚韧不拔的品质,谦虚低调的做事风格,都能让他们做出一番事业。

金字塔尖的学生,虽然享受丰富教育资源,但多数“眼高手低”,做人做事过于张扬,过惯了坐享其成的生活,就会难有成就。原因四:凡事太过于求“稳”

高考状元上大学后,就算不使劲拼,正常毕业,都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们安于现状,凡事过于“求稳”,害怕承担风险,都难以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这也是人性的弱点,本身并没有错。

想有大的成就,要有冒险精神,能承受得起失败,面对迷雾一般的前方,能够时刻保持清醒,这一点他们也很难做到,万一迷失自我,后果也不堪设想。看了北大教授的一番话,分析其中原因后,也许有人会质疑,难道成为高考状元没有价值吗?错了,当然有价值,学习能力是成才的基础,拉磨的畜生,一辈子都难以走出那个圈,成为千里马的可能性极其渺茫。


高考状元是有很大的优势,只要他们醒悟,深挖自己的潜力,加上动力,更容易成才,高中时期注重成绩没有错,不考上名校,想成才的希望就小很多,当你考上大学,就要注意,多发展其他才能,这样成才的可能性就大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3
我倒是觉得高分高能的人越来越多了。在现在这个制度发展下来,学生们可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并不是什么读死书,背死书,考高分,现在的高中知识运用起来十分灵活,必须掌握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再加上六个纬度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们向全能型人才发展。

就我个人狭窄的看到我们学校的重点班级,并没有什么高分低能的出现,大家都是非常活泼的,不仅成绩优秀,而且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每个人都上的台面,生活干实事。
第2个回答  2022-07-13
高分低能的人,TA们只重视应试教育,埋头读书,希望有个好成绩,将来考个理想的大学,找工作方便些,而不重视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层出一些高分低能儿。
第3个回答  2022-07-13
成绩不代表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