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河南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之言语理解部分?

如题所述

一、审定与审订
从词义的侧重点来看,“审定”侧重于“定”,即审查决定,如审定计划;“审订”侧重于“订”,即审阅修订,如:审订书稿。
例: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审定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二、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
“不孚众望”指未符合大家的期待,含有贬义;“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例:我们一定不负众望,把这团希望之火,带回桐乡,去开启、点亮乡村每位学生的心灵。
三、措手不及与猝不及防
“措手不及”指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猝不及防”指事情来的突然,来不及防备。
例:站在人生的拐点,迷茫地眺望未来,即使离开这里是我们无数次反复期待的时刻,但它突然的到来依然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四、历程与里程
“历程”指经历的过程,用在表示过去的句子中。“里程”指具体的路程,还指发展的过程,用在表示将来的句子中或用在时间不明确的句子中。
例:回顾几十年的战斗历程,他感慨万千。
学生激情满怀,展望新的生活里程。
五、施行与实行
从词语的适用对象上来看“施行”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其适用对象较为具体,如法律、法规、手术等;“实行”的适用对象较为抽象,如纲领、政策、原则等。
例:会议决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经过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六、弥漫与迷漫
“弥漫”形容(烟雾、沙尘、气味等)充满空间;“迷漫”形容(烟尘、风雪等)漫天遍野,模糊了视线。
例:夜色朦胧,飘动的白云轻纱般吹过来,带着露水,含着温情,弥漫在你的身边。
七、自以为是与一意孤行
“自以为是”侧重于形容看法;一意孤行侧重于形容行动。
例:讨论问题,既要认真思考,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
八、“不免”与“难免”
“难免”指难以避免;“不免”,免不了,强调某种情况下自然出现的的一种结果,侧重于叙述。但是当后面有否定词是只能用“难免”。
例:改革开放,是前人从未走过的路,难免不遇到一些挫折,走一些弯路,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终于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不免想起许多往事。
九、截止与截至
“截至”是介词,一般后面直接跟日期;“截止”指到一定期限停止,“截止到”等价于“截至”,但不能说“截至到”。
例:截至2009年5月25日,县地税收入已突破亿元大关。
十、不齿与不耻
“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极度鄙视;“不耻”指不以为耻,不以为有失体面。
例:就像西方青年崇拜拉美的民族英雄切拉瓦拉,为人所不齿的纳粹头子竟然在中国有了追星族。
十一、委任与委派
“委任”是指任命某人担任职务;“委派”是指委任派遣。
例:王小华外语能力和公关能力很强,被学校委派到国际交流处负责外籍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工作。
十二、别具一格与别具匠心
“别具一格”是说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例:诗在其所具有的诸多品格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对生活的别具一格的打量。
十三、法制与法治
“法制”指法令制度;“法治”是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例:加强立法工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
十四、违反与违犯
“违反”的意思是不遵守或不符合政策、纪律、规范、规则等,词义较轻;“违犯”的意思是违背和触犯法律、法规等,词义较重。
例:新能源补贴是全球通用做法,中国对新能源的补贴并不违反WTO原则。
十五、生日与诞辰
“生日”是口语;“诞辰”是书面语。
例:全球30多家孔庙今日共同纪念孔子2556周年诞辰。
华图小编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成绩,更多相关信息可登录华图官网进行查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