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现明暗与立体的关系

如何表现明暗与立体的关系

首先要从光的照射作用来准确把握明暗调子。即:光影与黑白灰意识。

    光产生明暗,明暗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白灰,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灰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灰中心的关注、黑白灰对比与节奏、黑白灰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灰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没有光线,不会产生明暗调子。明暗调子是光线强度作用的结果,是物体中的面所反映的数量,也就是面的深浅度。当然明暗调子是表现形体、立体、空间、质量等的要素,是造型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调子层次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不会只有黑白两种变化关系。素描中有三大面和五大调子的概念。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即:黑白灰。

       五大调:亮调子、灰调子(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三大面和五大调在一幅素描作品中是同时出现的。它们的关系是相互存在、互相统一的,千万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你不能说素描中只有三大面而没有五调子或只有五调子而没有三大面。当然,五调子是一切物体在一定光线下明暗变化的最基本特点或者说是基本格局。透彻的理解和认识明暗层次现象对我门深入本质地表现对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这些明暗调子能统一画面、协调画面,能控制画面的整体效果。

      第二、要从明暗调子的整体性角度来把握明暗调子。

    所谓明暗调子的整体性是说,一组或一件物体受光照射以后,它的调子层次是无限多样的,用素描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调子也是难以计算的。但为了画面的整体感,对调子的层次要善于归纳、力求简练、取消一切繁杂的多余调子。在无穷的调子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感到画面发黑。其根本原因是不理解调子的范围,不会观察也不会表达调子关系。如果把画中物体的整体分成零零碎碎的明暗陪衬斑点,这是由于没有搞清楚暗面中的反光和亮面中的调子的区别。

    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让同学们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进入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第三、要在头脑中建立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和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素描中微妙而又丰富的明暗调子,它既像一组台阶,又像音乐中的“斗、瑞、咪、发、搜、拉、西”一样,富有韵律和美感,如果我们真正理清这些调子的层次变化与规律,那么我们塑造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和量感就容易多了,只有在头脑中确立形体是决定明暗构成因素的概念,我们才能在全调子的素描中对体积与空间加以更为本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