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习题

1.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是( )
A.设置账户 B填制会计凭证 C编制会计报表 D登记账簿
2.会计是( )
A纯粹的记账工作 B记账,算账,报账的工作
C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组成部分 D预测,决策,分析的工具.
3.20世纪前后,随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透到会计领域传统计会计分化为( )
A,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 B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C记账算账会计和控制监督会计 D复式会计和单式会计
4.会计方法体系中的基本方法是( )
A.会计分析方法 B会计预测方法 C会计监督方法 D会计核算方法
5.下列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现金 B.应收账款 C.预付账款 D.预收账款
6.判断:会计核算职能主要是指会计能够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资金运动情况的功能.( )
7. 判断:会计核算是指经济事项的事后反映.( )
8. 判断:会计核算只能通过货币进行核算.( )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10.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1.担任总会计师应该具有哪些条件?
12.会计人员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3.按照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的原则是( )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D.谨慎性
14.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作为企业的自有固定资产加以核算遵循的会计原则( )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明晰性 D.及时性
15.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遵循的计量要求是( )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公允价值 D.可变现净值
16.下列经济业务中,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为当期收入和费用的有( )
A,预收销货款 B预付购货款 C.销售产品货款尚未收到 D.预提本月借款利息
E.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报刊费
17.收付实现制,又称( )
A.权现发生制 B.现收现付制 C.实收实付制 D.应收应付制 E现金制
18.下列会计事项中,体现谨慎原则的是( )
A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B预提借款利息
C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D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
E.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19.下列属于收益支出的是( )
A.购入原材料支出 B购入自用汽车一辆 C支付本月工人工资 D购买房屋一栋
E购入包装物支出
20.根据权责发生制,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会计事项有( )
A.本期实现的收入,并以收款 B本期实现的收入,尚未收款
C.属于本期的费用,尚未支付 D属于以后各期的费用,但已支付
E以上都正确.
21.判断:真实性和及时性属于主要的会计质量特征.( )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相关,则该项支出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 )
22.简答题: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纳税主体三者的关系?
可比性原则包括的内容?
23.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 )
A.会计科目 B.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账户
24.会计科目是对( )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经济业务 B会计账户 C会计对象 D.业务性质
25.判断:按流动资产的类别,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反映货币资金的科目,反映存货的科目,反映债权的科目.( )

  1.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是( B )
  A.设置账户 B填制会计凭证 C编制会计报表 D登记账簿
  2.会计是( C )
  A纯粹的记账工作 B记账,算账,报账的工作
  C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组成部分 D预测,决策,分析的工具.
  3.20世纪前后,随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透到会计领域传统计会计分化为( B )
  A,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 B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C记账算账会计和控制监督会计 D复式会计和单式会计
  4.会计方法体系中的基本方法是( D )
  A.会计分析方法 B会计预测方法 C会计监督方法 D会计核算方法
  5.下列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B )
  A.现金 B.应收账款 C.预付账款 D.预收账款
  6.判断:会计核算职能主要是指会计能够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资金运动情况的功能.( 错 )
  7. 判断:会计核算是指经济事项的事后反映.( 错 )
  8. 判断:会计核算只能通过货币进行核算.( 错 )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10.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报告
  关系:1.经济业务发生后,先要取得合法凭证;
  2.根据设置的账户,按复式记账方法登记账簿;
  3.根据账簿记录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在账实相符基础上编制财务报告。
  11.担任总会计师应该具有哪些条件?
  答:(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
  (二)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三)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后,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
  (四)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掌握现代化管理的有关知识;
  (五)具备本行业的基本业务知识,熟悉行业情况,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六)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

  12.会计人员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
  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基本条件
  一、申请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三)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热爱会计工作,秉公办事。
  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
  二、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试制度。
  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除具备上面条件外,应当按照规定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符合重新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条件的,均须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具备教育部门认可的免试考生只考《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其他人员考试科目:《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

  13.按照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的原则是( A )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D.谨慎性
  14.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作为企业的自有固定资产加以核算遵循的会计原则( B )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明晰性 D.及时性
  15.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遵循的计量要求是( A )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公允价值 D.可变现净值
  16.下列经济业务中,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为当期收入和费用的有( CDE )
  A,预收销货款 B预付购货款 C.销售产品货款尚未收到 D.预提本月借款利息
  E.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报刊费
  17.收付实现制,又称( BE )
  A.权现发生制 B.现收现付制 C.实收实付制 D.应收应付制 E现金制
  18.下列会计事项中,体现谨慎原则的是( CE )
  A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B预提借款利息
  C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D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
  E.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19.下列属于收益支出的是( ACE )
  A.购入原材料支出 B购入自用汽车一辆 C支付本月工人工资 D购买房屋一栋
  E购入包装物支出
  20.根据权责发生制,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会计事项有( ABC )
  A.本期实现的收入,并以收款 B本期实现的收入,尚未收款
  C.属于本期的费用,尚未支付 D属于以后各期的费用,但已支付
  E以上都正确.
  21.判断:真实性和及时性属于主要的会计质量特征.( 对 )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相关,则该项支出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 错 )
  22.简答题: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纳税主体三者的关系?
  会计主体
  是会计信息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企业要成为真正的会计主体,必须在法律上被赋予独立的财产权。因此会计主体实际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同义语,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在现代公司制度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法律主体
  是法律上承认的可以独立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的个体,也可以称为法人。

  纳税主体
  就是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现代税收制度中,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这里主要讲一下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与联系: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完全对等。
  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在过去的教材中,曾经提及“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由于法律主体在概念上包含了无需建账核算的自然人,其后教材也就作出了相应的修订。
  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集团、内部销售部门和生产车间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核算,但它们不是法人。
  法律主体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因此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如果一个会计主体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则不是法律主体。

  可比性原则包括的内容?
  可比性原则包括可比性和一致性

  23.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 C )
  A.会计科目 B.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账户
  24.会计科目是对( C )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经济业务 B会计账户 C会计对象 D.业务性质
  25.判断:按流动资产的类别,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反映货币资金的科目,反映存货的科目,反映债权的科目.( 对 )

  以上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10
1.A 从设置账户开始
2。C
3 B
4 D
5 ABC还是多选的啊
6 正确
7 错误
8 错误
9 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资金的流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您百度下吧,会有个详细的答案,这边不细说啦
10.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有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长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七种

11.担任总会计师应该具有哪些条件?
这个需要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会计师资格),一定的学历要求和工作年限要求
12.会计人员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要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分为职业道德和会计基础两门
得到合格证之后可以凭相关证件向当地的财政局申领
13。 A
14 B
15 A
16 CE
17 BE
18 ACE
19 ACE
20 ABC
21 正确
22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纳税主体三者的关系?
会计主体未必是法律主体,但是,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法律主体不一定是纳税主体,主要是看这个法律主体是什么性质的,而纳税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可比性原则包括的内容?
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就是说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同一时期可比
23 A
24 C
25 正确
第2个回答  2010-07-11
1.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是( A )
A.设置账户 B填制会计凭证 C编制会计报表 D登记账簿
2.会计是( C )
A纯粹的记账工作 B记账,算账,报账的工作
C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组成部分 D预测,决策,分析的工具.
3.20世纪前后,随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透到会计领域传统计会计分化为( B )
A,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 B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C记账算账会计和控制监督会计 D复式会计和单式会计
4.会计方法体系中的基本方法是( D )
A.会计分析方法 B会计预测方法 C会计监督方法 D会计核算方法
5.下列属于流动资产的是(ABC )
A.现金 B.应收账款 C.预付账款 D.预收账款
6.判断:会计核算职能主要是指会计能够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资金运动情况的功能.( 对 )
7. 判断:会计核算是指经济事项的事后反映.( 错 )
8. 判断:会计核算只能通过货币进行核算.( 错 )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10.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报告

关系:1.经济业务发生后,先要取得合法凭证;
2.根据设置的账户,按复式记账方法登记账簿;
3.根据账簿记录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在账实相符基础上编制财务报告。
11.担任总会计师应该具有哪些条件?
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是单位财务会计工作都主要负责人。担当总会计师都条件之一: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都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
12.会计人员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要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分为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和会计电算化
13.按照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的原则是( A )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D.谨慎性
14.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作为企业的自有固定资产加以核算遵循的会计原则( B )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明晰性 D.及时性
15.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遵循的计量要求是( A )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公允价值 D.可变现净值
16.下列经济业务中,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为当期收入和费用的有( CDE )
A,预收销货款 B预付购货款 C.销售产品货款尚未收到 D.预提本月借款利息
E.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报刊费
17.收付实现制,又称( BE )
A.权现发生制 B.现收现付制 C.实收实付制 D.应收应付制 E现金制
18.下列会计事项中,体现谨慎原则的是(ACE )
A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B预提借款利息
C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D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
E.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19.下列属于收益支出的是( ACE )
A.购入原材料支出 B购入自用汽车一辆 C支付本月工人工资 D购买房屋一栋
E购入包装物支出
20.根据权责发生制,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会计事项有( ABC )
A.本期实现的收入,并以收款 B本期实现的收入,尚未收款
C.属于本期的费用,尚未支付 D属于以后各期的费用,但已支付
E以上都正确.
21.判断:真实性和及时性属于主要的会计质量特征.( 对 )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相关,则该项支出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错 )
22.简答题: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纳税主体三者的关系?
会计主体未必是法律主体,但是,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法律主体不一定是纳税主体,主要是看这个法律主体是什么性质的,而纳税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可比性原则包括的内容?
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就是说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同一时期可比

23.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 A )
A.会计科目 B.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账户
24.会计科目是对( C )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经济业务 B会计账户 C会计对象 D.业务性质
25.判断:按流动资产的类别,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反映货币资金的科目,反映存货的科目,反映债权的科目.( 对 )
第3个回答  2010-07-12
1.A
2.C
3 B
4 D
5 ABC
6 正确
7 错误
8 错误

13 A
14 B
15 A
16 CE
17 BE
18 ABCE
19 ACE
20 BC
21 正确
23 A
24 C
25 正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