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您有哪些好的语音教学策略?学习完《英语教师课堂

如题所述

话语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这门课程后,请谈谈您的收获。 问:话语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这门课程后,请谈谈您的收获。答: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语音的要求如下:(1)正确认读国际音标48个音素(2)根据国际音标准确拼读单词(3)掌握单词重音、连读、失去爆破等基本技巧(4)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调技巧(5)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模仿背诵英语课文。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达到上述语音教学要求并非轻而易举。比如,有的学生语音知识掌握不全面、大部分学生不清楚部分音标发音的准确部位、很多学生对于停顿、连读、失去爆破、词的重音等方面的知识不甚清楚。特别是在中学阶段,由于师资水平、教学设备或由于方言或不良朗读习惯造成的发音不准确,给语音教学设置了难度。常见的问题大致有下面几种: 1. 学生的发音问题。学生音素的发音不准确。在辅音方面,有的同学把/s/发成/∫/,如把sister发成/∫ist/;把think发成/sink/;把they发成/zei/,尤其是/v/常常被学生发成/w/;元音方面,英语元音音素有长元音和短元音之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发音时长短音不分,或者是长元音读得不长,短元音读得不够短。发音不准甚至错误,表现为单词读错或读不准(单词为中学教材范围而且为常见单词)。按音标拼读不出句子,不会拼读音标。没掌握好音标的发音、音节的拼读和单词的发音.因此在在日后没能够拼读更多的单词,2.单词的重读音节和句子重读掌握不准确且在教学中容易犯重单词重音而轻句子重音的问题。如breakfast/′brekf[st/读成/brek′f[st /,interesting/′intristiN/读成/in′tristiN/。有些单词有不同的词性,词性不同重音也不同。如:record和increase等词,做名词时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做动词时重音则在第二个音节上。这些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对于重音不够重视而导致这样一种结果。另外,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很注重某个音节重读而忽视了单词在句子中的重读,导致所教学生读出的句子及文章难分轻重音,就很难表达出说话者的本来的意图和情感。句子的重音一般来说有这样的规则:实词多重读而虚词多弱读。但重要的是要掌握这一规则的精髓,即在句中通常重要的词才重读,比如说,有些实词在句中不具有新的信息,而某些虚词反而包含重要的意义,这种情况下,重读的词可能就是虚词而不是实词。 3.英语语音中的意群和连读问题。英语话语中同一意群的词与词之间关系极为密切,往往通过连续、同化 等方法使意群的词与词之间产生一定联系。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一点不注意练习和掌握,以至说话时只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语流生硬、不顺畅。在课堂朗读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很多学生单个单词发音非常准。然而在大段朗读大段口语表达时,语速却很难达到英美人士的水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缺少了对学生进行连续、失爆技巧、意群等方面的训练。 4.英语语音中的弱化问题英语中有信息词和功能词之分,信息词一般都会重读,而功能词一般只起语法功能,分强读式和弱读式, 也就是说功能词可根据说话者想表达的意图灵活把握它的强弱式。以单词some为例,该词在重读或单独出现时,其元音的发音与单词sum 完全一样。但是,当some 在句子中作为非重读单词时,其元音就显得短而模糊,发/[ /。还有,比如but,and,for,to这些不承担句子主要成分的虚词,应该被弱读,但是很多学生不分重读和弱读成分,常常将每句话的每个单词都重读,听起来生硬呆板,缺乏整体节奏感和抑扬顿挫的美感,这种现象在学生朗读课文时表现尤为明显。5. 英语语音中的语调问题。在英语中,语调对于表达话语的意图极为重要。说话人可以通过语调来表达他是想了解情况还是确认事实;是寻求看法还是提出自己的观点评判;是赞同还是反对抑或游移不定。语调的变并不影响词义,但语调的错误会严重影响语言的交际。教师语音教学中更为偏重普通语调的教学,弱化了交际语调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著名的声调语言,不同单音节的声调可以区别不同的字义;英语是语调语言,语调语言是由语调来起表达作用的,在语调教学中教一些一般规则的语调,如:陈述句降调、一般疑问句用升调等,学生对这些条条框框背得很熟,但说起话来却了无生气。一、有效的教学策略面对学生这种参差不齐的语音基础和面貌,我们在语音教学实践中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相 应的教学策略,坚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在实践中,教师要组织 好材料,既有针对学生缺点的机械性练习,更应有针对性的为巩固语音面貌而灵活多样的练习。 1.进行系统的语音教学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方言很多,英语语音受其影响较大。针对这个不利情况和我国基础教育的不平衡现象,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语音训练,进行基本音素发音训练,并系统介绍韵律学基本知识和英语语流音变知识。教学中,应采取单音训练与语流训练相结合,以示范领读、朗读为主要训练手段。可利用挂图、视听设备、投影平台、多媒体设施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部位,使学生掌握发音要领,培养学生对英语语音的感知能力、敏感程度及迅速辩音的能力。 2.模仿法。模仿是提高语音能力的基本方法,目的在于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流利程度,培养英语语感。学生模仿时要注意口型,口腔肌肉要充分调动起来,以正确模仿每个音素的发音方法, 并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王虹,2006)。Stern 认为,“语言学习主要是模仿,应该像儿童那样模仿一切”。模仿可以看作语言学习的第一步.模仿分为直接模仿法、分析模仿法和对比模仿法。直接模仿法指单纯模仿,即不作任何解释的模仿。具体的做法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听力资料,从字到句再到篇,由浅入深地要求学生单纯模仿。每位学生都至少有两至三次的被纠正的机会,以指出他们存在的语音缺陷 或错误。同时,要求学生课后经常收听外语电台,收看外语电视节目,直接模仿native speaker的语音,并着重模仿自己有发音缺陷或错误的音素的发音、句式的语调等。采用分析模仿法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所学音素的发音部位和语音上的某些特点,让学生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自觉地模仿。自觉模仿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发音树立信心。采用这种方法时,一方面将汉语普通话中的发音原理与英语的发音原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两种语言在发音方面的异同,从而使学生纠正、避免用本族语发音代替英语发音的错误习惯。另一方面,在教学中经 常贯穿朗读练习和会话练习。材料可以来自教材和其他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错误,同时让他们自己感知尚存的语音缺陷或错误,取得进步。对比模仿法。利用 录音机等设备,将学生的发音录制成录音材料,再与native speaker的朗读材料进行对比, 两种材料应一致,找出学生发音的部位、程度的缺陷或错误的性质,及时纠正。这种方法较费时费力,应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釉课外辅导为主。就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而言,多模仿native speaker的标准音,反复进行对比,虽有些费力,但确是学生纠正语音缺陷或错误的最佳及最有效途径。 3.加强知识内容之间联系,语音教学跟听力、朗读教学相结合把语音教学用在听力、朗读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音的敏感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对于一系列发音技巧更加熟悉。语音与听力、朗读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枯燥乏味的语音教学变得趣味横生、有趣生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抓住语言所传达的主要信息,克服只注意音素的准确而不注意连贯话语中发音技巧的“见树不见林”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可谓一举多得。4. 从教学内容上重视语音教学的整体性和实践性特点。教师应将音素的讲解与语调、节奏、失爆、连读等训练相结合,注重语流、语调的训练,注意音际关系和音韵要素的处理,强调语音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例如,有些语音教师通过朗读诗歌训练节奏,用绕口令来区别单词和音素取得很好的效果。5.鼓励学生开口,创造发言机会,培养成就感语言是有声的,是说出来的。“开口”是加强语音学习、提高语音能力的必要和前提条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更需要的是正确的指导,及时、适当的鼓励,而不是盲目的、严厉的指责。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害羞、畏难心理,使学生做到敢于开口、乐于表达。特别对于语音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使他们在自尊受到保护和鼓励的情况下,更愉快、更主动地参加到各种学习活动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保护学生的自尊、自信,要经常鼓励、表扬学生。自信心强的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明确自己的学习职责。教学实践证明,鼓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还有利于加强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信心以及提高语言学习兴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