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注意事项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乱动或私自修理电气装置和设施。
2. 电气装置不得带故障执行;任何电气装置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有电,不要盲目接触。
3. 电气装置必须有保护性接地、接零装置,并经常进行检查连线的牢固性。
4. 需要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装置,如照明灯、电焊机等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移动中,要防止导线被拉断。
5. 员工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安全完好,不得有破损。
6. 停电后必须切断电源。
7. 电焊作业属于特种作业,对作业人员的作业资格有严格的培训及考核取证制度。
8. 使用合格的电焊工具,作业前应对电焊工具进行认真检查。
9. 接线的程式应正确,避免过热,并用绝缘胶布将接头导体包扎数层使其绝缘良好。
10. 进入金属容器、井下、地沟等处作业时,严禁将电焊机和照明用的行灯变压器带入,防止一次电压引发触电事故。
11. 作业期间特别是更换焊条时必须按规定戴好电焊绝缘手套。
12. 在潮溼环境作业应穿绝缘鞋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工作服、工作鞋、手套要保持干燥,才能保证绝缘效能不会降低。
13. 拆除电源线、消除电焊机故障、移动电焊机及焊工离开现场时切记将电源开关断开。
14. 焊接作业现场照明不足时应使用行灯,禁止使用220V照明灯,在潮溼环境或金属容器内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
15. 雨雪天必须在室外露天进行电焊作业时,一定要采取防雨雪措施(如防雨棚等),防止雨水淋溼焊机、导线及焊把,造成漏电伤人事故。
16. 家里如要安装功率较大的家用电器(如柜式空调器等),需先到供电部门申请报装扩容,不要私自在原有的线路上增加用电器具。
17. 选用合格的用电器具,不要图便宜而采用不合格的用电器具。
18. 严格按照用电器具的容量选用适当截面的导线,不要盲目增加用电器具,使导线过负荷执行。
19. 选用与导线相适应的保险熔丝,不要任意用粗铜丝等来代替。
20. 要将相线(也称火线)进开关进行控制,不允许使用“一线一地制”。
21. 要按规定将需要接地的家用电器的外壳做好接地保护。
22. 更换熔丝或检修电器前,必须拉开电源开关,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不要冒险带电工作。
23. 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要安装牢靠,不要高出附近的避雷线或靠近高压线。
24. 电熨斗、电吹风、电炉子等家用电器使用后要及时断开电源。
25. 不要在架空电线附近放风筝。
26. 家里使用的电器要经常检查,零线和地线的检查也很必要。
27. 墙上的开关插座,最容易造成线路短路,一定要随时检查开关插座是否出现损坏。
28. 注意不要超负荷接入大功率电器。
29. 一些老城区、老房屋内的老旧线路应该及时更换为铜芯线,以防线路老旧引发火灾。
30. 如果出现停电,请先自行检查是否有欠费?是否是因为自家线路问题导致停电?
31. 如果市民发现电力故障,可以拔打电力抢修热线95598,配网抢修中心工作人员会前来进行故障排查。
32. 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家用产品。在家庭生活中,如需安装电气装置或电灯等用电器具时,应由有资质的电工进行安装,在使用过程中,电气装置出现故障时,要由有资质的电工进行修理。
33. 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禁止私拉电线,私安电炉等。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34. 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电灯线不要过长,灯头离地面应不小于2米,灯头应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要拉来拉去,以免造成触电事故。
35. 空调、电风扇、电冰箱等金属外壳的电气装置,应按规定进行接地。安装和修理接地线,要由电工进行。不要用溼手接触带电装置,不要用溼布擦抹带电装置。
36. 要根据用电装置的瓦数来选择保险丝,不要因为夏季用电量大就私自更改保险丝的规格。如果保险丝经常熔断,应由有资质的电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37. 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装置。能在地线上和零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晒衣服的铁丝不要靠近电线,以防铁丝与电线相碰,更不要在电线上晒衣服、挂东西。此外,还要防止家里种的一些植物,如藤蔓、树木等接触到电线。
38. 教育儿童不要玩弄电线、灯头、开关和电动机等电气装置。小学生快放暑假了,家长要提醒他们不要到电动机或变压器附近玩耍,不要在电线附近放风筝,万一风筝落在了电线上,要由电工来处理,不要自己猛拉硬扯,以免电线相碰引起停电和触电事故。
39. 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移动电气装置时,一定要先拉闸停电,后移动装置,不要带电移动。把电动机等带有金属外壳的电气装置移到新的地点后,要先安装好接地线,并对装置进行检查,确认装置无问题后,才能开始使用。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