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出舱后为什么不能走路

如题所述

原因有以下几点:

1、肌肉骨骼容易萎缩。

太空是失重环境,没有严格的上下之分,航天员还可以在空间站里“飘来飘去”,好像在飞一样。

长时间的漂浮状态会威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导致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发生改变,肌肉容易萎缩,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

不管是心血管系统,还是肌肉、骨骼,对于在地球上的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这些方面受损的航天员,重新回到地球的重力环境时,必定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调理。

2、血液重新分布。

立体耐力,指的是人在特定条件下,血液向身体下方转移时,心血管通过反射维持动脉血压的能力。

这是选拔航天员时需要衡量的能力之一,在失重的环境下,人体会发生很多变化。

比如,血液会重新分布,并且往头部分布得更多。这样大部分血液就会涌向头部、胸部,使得航天员面部充血变肿,看起来像是“发胖了”,还会出现类似“拉皮”的美颜效果。

血液分布的变化,会导致航天员产生胸闷等不适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到视觉和嗅觉,等到适应失重环境,这些症状会随之减轻。

而返回地球后,航天员再次回到重力环境中,血液再次重新分布,集中在人体的下半部分。此时,航天员的心血管功能无法瞬间恢复,立体耐力也下降了,就会感到全身乏力。

如果让这样状态下的航天员强行站起来,可能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加剧身体负担。

3、免疫力下降。

太空环境危机四伏,存在着大量的有害辐射,即使有空间站、航天服的保护,航天员还是会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我国空间站虽然说是“豪华太空别墅”,但也是一个封闭的小空间,在这里长时间生活,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出现变化。

而且,我国航天员任务繁重,他们经历过专业训练,完美完成了各项任务。可我们也必须承认,其中的压力非常大。

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的作用下,航天员可能出现免疫力下降的情况,返回地球时就格外脆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