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有什么风俗习惯

如题所述

1、“食糯”,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2、“喝粥”,即俗话说的“喝腊八粥”,腊月逢八日喝粥风俗由来已久,这种粥由米、豆、枣、莲、花生、枸杞、栗子、果仁、桂圆、葡萄干、核桃仁等放一起熬制而成。

3、“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4、“除尘”,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

5、“糊窗”,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6、“蒸供”,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8

1、食糯: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2、喝粥:即俗话说的“喝腊八粥”,腊月逢八日喝粥风俗由来已久,这种粥由米、豆、枣、莲、花生、枸杞、栗子、果仁、桂圆、葡萄干、核桃仁等放一起熬制而成。

3、纵饮:指放开宴乐,纵情喝酒。

4、除尘:又称“除陈”、“打尘”。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

5、糊窗: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6、蒸供: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

7、赶婚:迷信说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

8、赶集:传统的赶年集,购买腊祭用品,置办年货。

9、洗浴:与“除尘”有相同用意,是搞好个人卫生,寓意洗去一年烦恼和晦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2

1、食腊八粥
小寒后十五天是大寒,这也是一年中24个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尽管此时天气寒冷,但由于春天的临近,它不会像冬至那样冷。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在忙着移除旧的和新的装饰品,腌制新年食品和准备新年商品,因为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即将来临。

对北方人来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也就是农历十二月的第八天。在这一天,人们用粗粮、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煮一壶香甜可口的腊八粥。这是春节期间人们不可缺少的主食。

2、大寒迎年

大寒节气通常与年底重合。因此,在这个节气里,除了根据节气做农活之外,人们还得为新年奔波——赶集年货、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品、清扫灰尘和清洁东西、除旧布外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和熏肉,或者油炸和烹饪各种年货,如鸡肉、鸭肉、鱼等。

同时崇拜祖先和各种神,祈求来年的好天气。过去,在寒冷的季节,人们经常在街上匆忙购买芝麻秆。

因为“芝麻开花日复一日”,在除夕夜,人们在步行区外的路上撒芝麻茬让孩子们碾碎。谐音吉祥的意思是“踏上一年”,谐音意为“打破”和“一年一年”的意思是“年年平安”,以赢得新年的好运。这也使得大寒驱邪迎祥的节日更有意义。

扩展资料:

大寒的传说和故事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大寒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话,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所以,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工作,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大寒节气里,各地农活依旧很少。北方地区老百姓多忙于积肥堆肥,为开春作准备;或者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南方地区则仍加强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广东岭南地区有大寒联合捉田鼠的习俗。因为这时作物已收割完毕,平时看不到的田鼠窝多显露出来,大寒也成为岭南当地集中消灭田鼠的重要时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31

大寒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大寒来临,对老年人来说是很难熬的,老人本来体质就弱,天气冷很容易引发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脚的保暖,当然平常也多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也要适当的吃些羊肉、牛肉等热量高的食物。起床时要先躺5-10分钟,让身体的血液和肌肉都苏醒,再慢慢起床,如一醒来就起床,会出现头晕等症状。起来后也要在床上坐一会,不要着急起来,让身体适应一下。

对年轻人来说,冬季也要注意保暖,很多年轻人觉得身体好,冬天穿的不够暖,这样容易是身体里的阳气流失,从而更加冷,女同胞们也不要为了身材苗条而穿过紧裤袜,血脉不流通,更已引起身体寒冷。运动方面,年轻人也要多运动,但是不是指剧烈运动,冬天运动切忌出汗,出汗时,毛孔张开,寒气侵入体内,极易引起风寒,反而得不偿失。要多散步,做一些有氧运动,晚上少熬夜,熬夜伤身,女同胞老的更快。

大寒应该喝什么粥?

腊八粥不是喇叭才喝,平常也要多喝,尤其是想大寒这种寒冷的节气。腊八粥对老幼、体弱者,都非常适合。是冬季养生的佳品。腊八粥根据不同的人群,材料也有所不同,像失眠的可以加点龙眼肉,酸枣仁等,像气虚可以加点山药和红枣,血压高的要加薏米等。当然了,老年人喝的要熬得稠一些,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熬得稠好消化。

肠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也要熬得稠些,以免水分分泌过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反而引起不适。

(一)身识的正善治

1.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期间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人们养生获得天德阳性能量尤为重要。在起居方面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则是为了养阴气。

2.出门:防寒防风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注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防寒保暖,出门要戴上帽子、围脖与手套。大寒时节还须防风吹袭,“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在寒冷的冬天,头部吹风,极易导致阳气折损,所以在冬季最冷的大寒时节,不论男女老少出门一定要带上帽子,保护头部。

3.运动:日出后运动

冬季预防寒害冻害的发生,适当运动是良好的方法。“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大寒时节如要进行室外运动,则要等到日出后才可以出门。室外寒冷,可以选择室内运动。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大寒饮食习俗

食腊八粥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大寒迎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喝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到了腊月,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欢食羹还有一个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乎乎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尾牙祭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