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说得更好听一点,这也可算是一种“新启蒙”。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生活?这两个最常用的关键词,也成了我这个专栏的主题。且先把“文化”这个名词演绎一番。 对活在当今的一般人而言,所谓文化不过是 “高等消费”的代名词, 它不见得属于物质上的享受,但和买一双名牌皮鞋差不多,穿起来走在街上很体面,甚至表现一个人的生活品位和所属的社会阶层。 多年前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写过一本书, 名叫“Distinctions” (《差别》),英文和法文的原意皆有等级高下的含义,简而言之, 就是品位的区分,并以此来界定新兴的阶级。中国近年来流行的新名词“小资”指的也是一个新兴起的都市群体和其消费品位。据说拙作《上海摩登》也被列为“小资”读物之一,令我在荣幸之余颇感啼笑皆非。 除了消费和品位之外,文化还会带给我们什么?这就牵涉到意义的问题了。 物质消费的基本动机是刺激欲望,它大多是属于身体上的,然而文化消费并不只于此;欲望是无底洞,消费得愈多,欲望愈大,商品是经由广告推动的,而且商品千变万化,让人眼花缭乱,任人选择,但又选不胜选;况且不停地换样子,“时髦”变成了一个“差别”的绝对标准,今日新的立刻会变成明日黄花,于是消费也是停不了的,不断再买新的。 不少理论家说过,这也是“现代性”的特征之一。英国的一位研究全球化的理论家齐格蒙特?鲍曼创了一个新名词来形容这种现象——“流体现代性”,意思是说,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至少在发达国家)已超过“供”与“求”的经济循环,不再是经由发明或制造把新的物品取代旧的物品,而是新/旧永远存在于一种流动状态,因此社会生活本身也永远是流动的,不能稳定,更不能持久。其影响所及,所有的价值系统也不能稳定持久了,于是一切都飘浮不定,变得不可捉摸。人生也早已失去那种“扎实”的感觉,更不必提男女爱情和婚姻及家庭关系。“虚无主义”早已席卷全球。 为了寻求挽救之道,不少中外人文学者都不约而同地重新探讨伦理问题,大学商学院也将之列入必修的课程。我现在任教的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的一个高级训练班(EMBA) 也请我这个文学专业学者去讲文学和文化,我先后做过两次演讲,发现学生的反应十分热烈,甚至比我自己文学班上的学生更热烈。我选了一个看来肤浅的题目:“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读小说?” 讨论时才发现,除了我以外,没有一个人认为小说只不过为了消遣。他们要我多讲小说的文学价值,并介绍更多的更值得看的文学作品,每人脸上显露的都是一副思想饥渴的表情!课后和几位学员交谈,他们个个向我抱怨当今价值混乱,无所适从的感受。 于是我禁不住想到文化和生活的问题,觉得必须把文化彻底重新定义。 这个新定义其实并不新,如果我们回想“现代化”以前的世界,就会发现:无论在中国或是西方,文化都是一种经由人的心智和创造而产生的成果,一种孔子以文化作为思想和行为上的准则;西方的启蒙主义更将文化视为推动民族国家建设的动力和工具。可惜的是,这个力量和工具被误用了,变成了意识形态的一环,用来统治人民,这又和马克思理论中所谓的“上层结构”不完全相同。 上面提到的布尔迪厄在另一本书《在流体现代世界中的文化》(Culture in a Liquid Modern World)中说道:在西方 “文化”原来的意义是“耕耘”,它的教育含义是和儒家相通的,都假设一群少数的有知识的人来教育大多数无知的人,两者有一个协定:前者自愿把后者提升到 一个经过改进的新价值秩序中,这个双方共识的基础就是新成立的民族国家;二者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和公民。民国时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个最经典的例子。 然而在今日的“后现代”社会,这种知识精英主义早已受人非议,当今商品挂帅的文化早已雅俗不分,大家都在消费,品位由商品的价格而定,而价格则靠广告炒作,于是文化成了一种奢侈品。 这个反精英主义的潮流也侵入当今西方学院种的“文化研究”体系,理论五花八门,但都反对精英式的文化,更激烈的学者还反对所有经典,认为是权力的产物。文化研究更把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扩大,举凡一切日常生活的行为和模式都是文化,推而广之,消费主义当然也成了文化研究的主要范围,有人批判,但更有人视之为当然,还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抽取“恋物狂”一词,大作理论文章,一切以消费是瞻。 文化的生产和创造呢?研究的人反而少了。甚至现在香港政府大力鼓吹的所谓“创意工业”,其目的也不在开发创意而在“工业”——也就是说,如何把文化变成一种企业,能打开市场赚大钱!文化变成赚钱的好生意以后,其本来的启蒙和教育意义也荡然无存。 我提倡回归文化原来的意义,到不是为了复古,更不赞成把文化视为意识形态。我觉得应该把文化的意义回归到个人日常生活的领域,它虽然免不了带有消费的功能,但绝不止于此。消费式的文化是不能积累和持久的,它瞬间即逝,而我心目中的文化恰好相反,是逐渐吸收,和积少成多的,但更需要消化(它和消费只有一字之差)。如何吸收和消化,则需要个人的努力,培养兴趣必不可少。本栏的文章都是出自我个人多年来培养的兴趣——往往是专业以外的兴趣。 我曾向听课的学员(大多是商界成功的人士)问一个基本问题:当你们赚够钱以后,又如何生活?生命的意义何在?也许,文化可以提供一部分答案。 (作者系学者、作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分享到: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04
文化
基本解释:
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②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第2个回答  2021-01-26

什么是文化?何为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的定义是?文化人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没文化真可怕?

第3个回答  2020-09-3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