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拜师前要背什么吗?

拜师和皈依有区别吗?需要背什么东西吗?费用各是多少?有什么要求?

拜师一般指的就是皈依。皈依有两种形式:一是成为居士,即在家修行。二是成为道士,道士按照派别也有出家(全真派)和不出家(正一派)之分。皈依不需要背什么。一般,皈依为道士不需要费用,皈依为居士需要收取一定证件费。
无论是居士还是道士,都要求身、心、意真心地侍奉“三宝”(道、经、师),同时,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荤酒)。同时,至少有以下要求:一、品行善良、无不良嗜好。二、诚实认真,热爱学习。三、能吃苦,尊师重道。四、年满18周岁。五、本人自愿(若是出家为全真派道士,还需要父母亲同意,并开具当地村委会或街道办的证明)。六、无刑事犯罪记录。
居士和道士,刚皈依的,一般需要学习和熟悉的经典有《太上玄门日诵早晚坛功课经》、《太上感应篇》、《道德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4
  道教拜师是不需要背诵:一般是师傅说祖训,弟子跟着说,然后三拜三清
  自轩辕氏崆峒拜师学道以来,玄门拜师已有5000多年历史了。可谓历史悠久。拜师分两种,一种是拜师出家,一种就是拜学师,就是我们所说的拜先生,这是两回事。
  出家时(或者刚入道门皈依时)拜的师父称为拜本师,也称恩师,也叫师父,就是事师如父。这也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由来。道教认为,出家是第二次投胎,这时拜的师父,如同再生父亲,所以我们称为“师父”。一般情况下拜师的时候,师父会选择一个好日子,做一个道场,举行正式的收徒仪式,然后师父赐徒弟道名,成为某派第多少代弟子。全真道冠巾科仪序中,提到“倘有出家时本师未请冠巾,而本师远游他方,或已羽化, 可专拜学师,傍设本师牌位,遵科冠巾,亦无不可,切不可更改本师与己后取之法名。”可见本师的重要性。

  但是,修道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知识需要了解,这就需要学习。一般出家三年后,经得住师父的考察,相当于考试合格,师父会邀请附近宫观的有德行的三、四个,或者七,八个道长,给弟子举行“冠巾”仪式,表明是真的出家人了。然后就鼓励弟子下山,参访名师,寻访大道。下山后寻访的名师,可以向其学习,这就是“拜先生”,就是人们说的“拜师傅”。和“拜师父”意思上有些区别。
  这个师傅,就是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业也。“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指老师的。《榖梁传》中有这样的说法:“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战国时期称老师为师傅,秦王令异人试诵诗书,异人推辞说:“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这里的“师傅”与教学关联,显然指的是老师。

  拜师父如同睁眼投胎,一生只拜一位,先生(老师)可以拜多位。自己的师父(度师)即是自己的亲师父,一生只能是一位。如果日后看到哪位有名的高道后,又跑去拜人家当师父,则会被认为属于不孝,每逢参学参访,冠巾受戒(正一则为传度授箓)之前也是须要征求自己师父同意的。而作为师父在收徒之前,若知道此人已有师父,那就断不可再收此人为徒弟了,只能收为学生。
  以下为道教拜师的注意事项:
  1、很多人都在问师父怎么找?皈依道教的师父必须是国家认可的道教教职人员,一般是当家道长,或高修大德,多数看与师父的缘分。
  2、现在社会上很多“名师”请大家眼睛放亮点,多数是骗财骗色或没什么水平的。自己先多积善行德吧,有机缘的自会相遇,师也要考虑个人的人品、德行才会收的,随便乱收的估计你学不到真东西,又花钱。
  3、道家讲究正统传承法脉,千万不要学那些邪法,不是心志变得更加狂妄就是变得更加贪欲,最终没什么好下场。[正统法脉需经师傅开坛上祈上界并上表入道疏文,有了这个你才会得到师父及祖师爷的承认]。
  4、现在大多数的道观、寺庙里的所谓“高人”其实 都商业化了,有水平的很少。(当然也有一部份高人隐藏其中,不过看个人机缘了)
  5、道家中人也要学到一定的层次后,经他本人所属的道观或师父允许后,才能收弟子的,也不是一般的道家中人随意可以收的。
  再说一次:要拜明师,自己先多积善行德,有机缘的自会相遇, 师父也要考虑个人的人品、德行才会收的,随便乱收的估计你学不到真东西,又花钱 。
第2个回答  2016-12-07
看你拜的是哪种师傅。
拜师分两种,一种是拜师出家,一种就是拜学师,就是我们所说的拜先生,这是两回事。
出家时(或者刚入道门皈依时)拜的师父称为拜本师,也称恩师,也叫师父,就是事师如父。这也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由来。道教认为,出家是第二次投胎,这时拜的师父,如同再生父亲,所以我们称为“师父”。一般情况下拜师的时候,师父会选择一个好日子,做一个道场,举行正式的收徒仪式,然后师父赐徒弟道名,成为某派第多少代弟子。全真道冠巾科仪序中,提到“倘有出家时本师未请冠巾,而本师远游他方,或已羽化, 可专拜学师,傍设本师牌位,遵科冠巾,亦无不可,切不可更改本师与己后取之法名。”可见本师的重要性。
但是,修道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知识需要了解,这就需要学习。一般出家三年后,经得住师父的考察,相当于考试合格,师父会邀请附近宫观的有德行的三、四个,或者七,八个道长,给弟子举行“冠巾”仪式,表明是真的出家人了。然后就鼓励弟子下山,参访名师,寻访大道。下山后寻访的名师,可以向其学习,这就是“拜先生”,就是人们说的“拜师傅”。和“拜师父”意思上有些区别。
这个师傅,就是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业也。“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指老师的。《榖梁传》中有这样的说法:“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战国时期称老师为师傅,秦王令异人试诵诗书,异人推辞说:“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这里的“师傅”与教学关联,显然指的是老师。
拜师父如同睁眼投胎,一生只拜一位,先生(老师)可以拜多位。自己的师父(度师)即是自己的亲师父,一生只能是一位。如果日后看到哪位有名的高道后,又跑去拜人家当师父,则会被认为属于不孝,每逢参学参访,冠巾受戒(正一则为传度授箓)之前也是须要征求自己师父同意的。而作为师父在收徒之前,若知道此人已有师父,那就断不可再收此人为徒弟了,只能收为学生。
以下为道教拜师的注意事项:
1、很多人都在问师父怎么找?皈依道教的师父必须是国家认可的道教教职人员,一般是当家道长,或高修大德,多数看与师父的缘分。
2、现在社会上很多“名师”请大家眼睛放亮点,多数是骗财骗色或没什么水平的。自己先多积善行德吧,有机缘的自会相遇,师也要考虑个人的人品、德行才会收的,随便乱收的估计你学不到真东西,又花钱。
3、道家讲究正统传承法脉,千万不要学那些邪法,不是心志变得更加狂妄就是变得更加贪欲,最终没什么好下场。[正统法脉需经师傅开坛上祈上界并上表入道疏文,有了这个你才会得到师父及祖师爷的承认]。
4、现在大多数的道观、寺庙里的所谓“高人”其实 都商业化了,有水平的很少。(当然也有一部份高人隐藏其中,不过看个人机缘了)
5、道家中人也要学到一定的层次后,经他本人所属的道观或师父允许后,才能收弟子的,也不是一般的道家中人随意可以收的。
再说一次:要拜明师,自己先多积善行德,有机缘的自会相遇, 师父也要考虑个人的人品、德行才会收的,随便乱收的估计你学不到真东西,又花钱 。
(资料来源:道教之音网站:拜师时注意事项及礼仪)
第3个回答  2010-06-18
主要看缘份,关键所在是考查期(磨合期).不需背诵啥,不收费的!!!
第4个回答  2010-06-1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不一定是知道的“道”。
“名”,也不是明白的“明”。
“皈依”是佛家用语。
道家是师傅找徒弟,你符合要求了,上师自然来找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