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为何印度国父的圣雄甘地竟劝中国放弃抵抗?

如题所述

甘地,印度国父,被尊称为“圣雄甘地”,他所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张在印度国内影响深远,为印度的独立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是甘地也同样如此,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去深入了解的时候会发现,甘地当初的一些想法非常天真,甚至可以说是幼稚。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而在此之前,日本为了扭转中国战场的相持态势,就已经决定在继续向中国战场投入大量兵力的同时又着手制定攻取南洋的计划,进攻重点放在了中南半岛地区,日本企图从这里切断中国的路上对外补给线,威胁中国抗日大后方——西南地区

中南半岛是法国、英国的殖民地,此时法国已经投降德国,英国也已经向日本宣战,因此日本战略上的转移除了威胁中国的大后方外,对英国也极为不利。所以,在日本的“撮合”下,中国和英国便密切的走到了一起,这也直接促成了后来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在决定帮助英国人打仗后,国民政府便迅速派出代表团到印度与英国殖民当局商讨相关事宜,而英国也迫切希望中国代表团的到来,因为除了日本带给他们的压力之外,英国方面也在承受着来自内部的压力,而内部最大的压力便是当时甘地领导的独立运动。

此时的印度因为英政府和甘地的存在而变得非常尴尬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印度当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因而在此之前英国方面已经代表印度向日本宣战了,但甘地在印度民众心中的地位也非常高,而他此时却主张“非暴力”,即不应该谋求以极端暴力手段来争取和平,说白了,就是不要打仗!

如果说甘地的主张在此之前可以理解的话,那么面对人类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只能说他的主张过于天真了。

其实甘地的想法是好的,他不希望这个世界上再有流血和杀戮,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能长久的和平相处。然而现实却是,以日本、德国、意大利为核心的法西斯集团根本不会因为甘地的这几句话而放下武器和野心,他们想要的是瓜分全世界,统治全人类,而想要实现这个目的,注定会带来更多的流血和杀戮。

只不过,法西斯国家制造的流血与杀戮,甘地没有切身体会的看到过,所以,他的想法注定无人可以改变,因为他只相信他所见到的。

但是,中国人已经饱受日本欺凌多年,中国百姓也正处于日本的残酷杀戮之中,所以英国人希望中国人能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去劝说甘地,劝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关键时刻,能暂时放下对英国当局的敌视,暂时放下所谓的“非暴力”及独立主张,能够暂时的跟英国人合作,随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但很显然,英国人失算了,他们还是低估了甘地对自己长久以来形成的思想的坚守,当中国代表团团长戴季陶拜访甘地,向甘地细说中国国内的抗日之艰难形势的时候,甘地却说出了一段至今让所有人都感到诧异,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话,他说:

不管怎么说,中国不是在实行非暴力。它能英勇对日抗战,说明中国从来没有非暴力意愿。说它只是自卫,从非暴力原则来说,这不是理由。从非暴力主义者的立场来看,我必须说,以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国,来对付一个开化了的日本,还是不得不以日本人的同样手段来抵抗日本侵略,我以为这是不适当的。假如中国人有我这样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样的最新毁灭手段。中国人可以告诉日本人,‘带着你们的毁灭手段来吧,我们以两亿人给你,可是剩下的两亿人我们是不会屈服的。’假如中国人真的这样做了,日本人就会变成中国人的奴隶。

我不知道该如何对这段话做出一个能令所有人都感到正确的解释,毕竟我的理解有可能会误会这位世界级的“伟人”,因为按照我的理解,甘地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中国在此之前的几年抗战都是无意义的,中国人完全可以放弃抵抗,最后以牺牲2亿人的代价来换取一个虚无缥缈的胜利。

但是,日本人真的会如甘地所说的那样,在杀掉2亿中国人后自愿投降,成为中国人的“奴隶”吗?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相信,因为日本的残忍早就深深的烙在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难以磨灭!甘地想当然的得出这一结论,而我们却在用成千上万同胞们的生命去证明他的结论是错的!

不得不说,甘地的话让英国人,更让中国人大跌眼镜,当时的中国人不仅在为中国、更为全世界的和平而做出自己的牺牲,而这一切在甘地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只因为他提倡“非暴力”。

可是,当一个人在面对暴力冷血,毫无人性的敌人时,首先放弃抵抗,真的能换来对方的善罢甘休吗?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

相比于甘地的“非暴力”,我更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42年,就在甘地说出那段惊骇世俗的话两年后,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最终在异国他乡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而与此同时,甘地因发起了几次独立运动而被英国当局关押起来。

更为讽刺的是,在甘地被关押期间,日本缅甸方面军发起了对印度英帕尔地区的作战,虽然以日军失败而告终,但印度军民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再联想到甘地此前对戴季陶说过的话,不知道甘地在得知日军进攻印度后,会做何感想?

其实,如何贴合当时印度国内的形势去分析的话,甘地当初的这些想法也不能说是绝对的错误,因为甘地的最终目的是要争取印度独立,所以当时在甘地心中,英国当局才是他最大的敌人,所以甘地主张“非暴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非是对日本的妥协而是对英国的要挟。如果英国答应了印度独立,那么甘地也完全有可能加入到同盟国阵营中去对抗日本法西斯。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甘地自然而然的不希望中国同英国合作而站在英国这一边。如果从这一方面去分析的话,那么甘地也只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政客而已,他所主张的“非暴力”也只是一种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手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