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分别是谁,各自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如题所述

最出名的应该是卫青和霍去病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令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率领‘粟马’精骑五万,越过大漠戈壁,远征匈奴,此即为‘漠北之役。战役发起后,卫青率军奔袭一千三百多里(汉代一里约等于现在的415米,合500多公里),击溃匈奴伊稚斜单于本部八万骑兵,歼敌两万多。而霍去病率军先是长驱匈奴腹地2000多里,全歼匈奴左贤王部八万骑兵,后又追击1000多里至瀚海(今贝加尔湖)才班师,期间更是因封狼居胥而彪炳千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23
李广
历经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三个朝代,他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李广出身将门,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汉景帝即位后,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汉武帝即位后,李广任右北平郡太守,在他在任期间,匈奴都称呼他为“飞将军”,数年不敢入侵。
卫青
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亲弟弟,虽是奴隶出身,却因为姐姐而登上了历史舞台。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迎击匈奴,这是卫青第一次抗击匈奴,靠着果敢勇猛,卫青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取得首胜,此次的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卫青的才能深受汉武帝信任,他更是7次出征匈奴,且七战七胜。在卫青的戎马生涯里,他抗击匈奴、收复失地,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凭着赫赫战功,他更是官至大司马大将军。
霍去病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17岁为票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19岁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漠北之战消灭匈奴左部主力7万余人,封狼居胥。战后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赵充国
历任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为人有勇有谋,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候,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领700壮士突出匈奴的重围。汉昭帝时,他出击匈奴,俘虏了西祁王。汉宣帝时,他以蒲类将军之职率军征讨匈奴,威震匈奴。赵充国凭借自身杰出的军事才能保障了汉朝北部边境几十年的安定。

陈汤
汉元帝时期,陈汤担任西域副校尉,奉命出使匈奴,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斩杀匈奴郅支单于的时候,陈汤曾上书皇帝,提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通过斩杀郅支单于,结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从而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
第2个回答  2021-09-25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 ,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 ,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战后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武帝赐谥号“景桓”,陪葬茂陵,并仿照祁连山的形状为其修筑坟墓。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朝著名的将领、军事家 ,伟大的民族英雄。 生父郑季,是平阳侯曹寿手下的一名小吏。其母卫媪是平阳公主的女奴。卫青从小就给人家做牧童,受尽苦楚。成年后,又做平阳公主的骑奴,公主出行时,他骑马相随。后来,他的姐姐卫子夫被选入宫,得到武帝宠幸,他才被提为太中大夫。由于他精于骑射技术,常随武帝外出围猎,很得武帝赏识。
公元前129年,匈奴骑兵大举入侵,汉兵分四路出击。其余三路皆失利,只有卫青一路在龙城之战获大胜而归。武帝大喜,封他为关内侯。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公元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爆发漠南之战。卫青利用右贤王傲慢轻敌、麻痹大意的弱点,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捷报传到长安,汉武帝喜出望外,特派使者赶到边塞,拜卫青为大将军,统帅六师。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重挫匈奴,迫使匈奴不敢南侵。
后来,平阳侯病死,平阳公主居孀,汉武帝下诏命卫青娶平阳公主为妻。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故,谥称为烈侯,葬于茂陵。
李广(?~前119年),字号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
李广于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回朝后自杀。司马迁评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名列“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追封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第3个回答  2022-06-24
公元前129年,匈奴骑兵大举入侵,汉兵分四路出击。其余三路皆失利,只有卫青一路在龙城之战获大胜而归。武帝大喜,封他为关内侯。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公元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爆发漠南之战。卫青利用右贤王傲慢轻敌、麻痹大意的弱点,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捷报传到长安,汉武帝喜出望外,特派使者赶到边塞,拜卫青为大将军,统帅六师。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重挫匈奴,迫使匈奴不敢南侵。
霍去病,卫青的外甥,汉武帝时期大将军。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17岁为票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19岁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漠北之战消灭匈奴左部主力7万余人,封狼居胥。战后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第4个回答  2021-09-23
最有名的当然是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大汉天才帮助大汉王朝对匈奴由守转攻哦,是非常厉害的,尤其是霍去病,年纪轻轻发明了运动战,封狼居胥钱,直捣王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