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联金融里的兴业消费金融

如题所述

近期,多家银行和上市公司披露了其控股或合资的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业绩。据了解,目前国内成立的消币公司有30家,其中包括苏宁消费金融在内的银行系(即最大股东为银行)消币公司有20家。截至今日,已有招联、兴业、即刻、小米、金尚、湖北、阳光、中邮、中行、中原、哈尔滨、盛银、海尔、金诚等14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2021年的“吸金”能力。

从营收规模来看,2021年,上述14家公司中,招联营收突破150亿元,随即突破100亿元,兴业83.91亿元紧随其后,位列前三。其次是中国邮政和中国银行,营收超过50亿元;中原近36亿元的营收排名第六,海尔20亿元的营收排名第七。

从营收增速来看,2021年海尔消费金以较上年76%的同比增长排名第一,中原消费金以70%的增速排名第三,湖北消费金以59%排名第三。

从盈利能力来看,智联招聘30.63亿元的净利润仍然位居第一,兴业22.3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二,即刻13.82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三。其次是中国邮政和中国银行,净利润分别为12.29亿元和8.4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和阳光金消2021度实现亏损。小米小金目前处于14家小金公司的末尾,营收未披露,净利润只有368万元。

净利润增速方面,湖北、小米、盛银、中邮、即刻现金分别增长470%、236.4%、233%、206%、94%。

资产规模上,招联、兴业、即刻仍在前三。其中,招联和兴业的总资产接近1500亿元,而招联和兴业的总资产都在610亿元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年化利率24%的调整仍有较大压力,未来小金公司的利润空间可能会进一步收窄,行业对优质客户的争夺无疑会更加激烈。如何做好精细化、流程化运营,留住优质客户,进一步拓宽消费场景抢新用户,将是各类消费金融公司在未来竞争中面临的长期挑战。

介绍以下14家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业绩:

招募消费金融

2021年,招联消费金融收入159.33亿元,比上年的128.16亿元增长24.3%;净利润30.63亿元,比上年的16.68亿元增长83.6%,利润增速惊人。

截至报告期末,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为1496.98亿元,比上年末的1083.11亿元增长38.2%;总负债达1356.61亿元,较上市期末的972.84亿元增长39.4%。

此前三年,招联的消费金融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但其2021年的净利润却实现了“突飞猛进”。2018年至2020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69.56亿元、107.4亿元和128.16亿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分别增长54.4%和19.33%;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53亿元、14.66亿元和16.68亿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分别增长17%和13.78%。与2020年相比,其2021年收入仅增长24.3%,但净利润却激增至83.6%。

兴业消费金融

截至报告期末,兴业消费金融资产总额617.9亿元,同比增长38.67%;贷款余额580.56亿元,同比增长41.86%。实现营业收入83.91亿元,同比增长29.78%;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65.14%。以此计算,兴业消费金融下半年营收45.22亿元,净利润8.8亿元。与上半年相比,其收入环比增长16.9%,净利润环比下降14%。

即期消费金融

2021年,即刻消费实现营收100.1亿元,同比增长31.6%;净利润为1.382

随即,消费在2016年至2018年连续完成三次增资扩股,目前注册资本达到40亿元。消费开放后立即发展势头迅猛,2016年成功扭亏为盈。2017年出现大的业绩爆发,营业收入46.68亿元,是上年的13.4倍;实现净利润5.78亿元,是上年的88.6倍。2018年,即刻消费收入同比增长近一倍,达到82.39亿元,净利润也达到8.01亿元;然而,从2019年到2020年,原本快速增长的即期消费戛然而止。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出现净收入双负增长。两年营收分别只有89.99亿元和76.04亿元,而净利润分别为8.53亿元和7.12亿元。

小米消费金融

根据重庆农商行2020年中期报告,

小米消金自成立之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亏损了906.9万元,截至2020年年底,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09.4万元,成功扭亏为盈。2021年上半年,小米消金总资产增至46.91亿元,净亏损约6532.7万元。


事实上,2021年前三季度,小米消费金融均出现亏损。重庆农商行2021年三季报在“享有联营企业利润的份额”一项中亏损164.4万元,累计亏损2124.2万元,按30%股份比计算,小米消金2021年三季度亏损548万元,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7080.7万元。


阳光消费金融


截至2021年末,阳光消费金融总资产118.73亿元,净资产10.12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08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正式员工104人,其中管理类6人、业务类70人、支持保障类2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100%。



据此计算,2021年下半年,阳光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约1.51亿余元,环比增长455%。较2020年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中银消费金融


2021全年,中银消费金融营业收入53.46亿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为8.44亿元,同比增长85.5%。报告期末,中银消费金融资产合计543.26亿元,负债合计464.65亿元。2020年,中银消费金融营业收入43.1亿元,净利润4.55亿元。


其中,2021年上半年,中银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23.4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30亿元同比增长10.23%;实现净利润5.3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1亿元同比增长426.73%。其资产合计378.94亿元,负债合计299.41亿元。


中原消费金融


2021年,中原消金实现营业收入35.95亿元同比增长,客户数量增加426.01万户,累计为1517.79万客户提供服务。报告期内,中原消金放款金额为645.44亿元,累计放款金额为1688.78亿元;截至2021年末,贷款余额为251.7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72亿元,放款突破1887万笔,累计放款突破5050.53万笔。公司共有员工469人。



据中原银行发布的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末,中原消费金融公司累计放款金额为人民币1351.55亿元;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36.14亿元,较年初新增贷款余额为人民币43.14亿元。


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5.6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37亿元,增幅为50.72%;上半年报告期内,放款突破1,158.85 万笔,累计放款突破4322.37万笔;新增客户数241.39万户,累计客户数为1333.17万户。


2020年,中原消费金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1.09亿元,较上年的12.2亿元增长78.87%。


哈银消费金融


哈银消金是全国第19家开业、国内首家获互联网巨头战略投资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哈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哈银消金资产总额人民币136.58亿元,同比增长19.88%;贷款余额人民币130.40亿元,同比增长23.05%;营业收入人民币9.60亿元;累计服务人次超过2,900万人次。


2021年上半年末,哈银消费金融贷款总额达132.95亿元,净利润6100万元。2020年,哈银消费金融贷款余额105.97亿元,不良贷款率显示低于2%,未披露当年盈利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银保监局披露,2021年,哈银消费金融投诉总量163件,上期数据为37件,同比增幅达340%。


盛银消费金融


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是东北地区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资产人民币48.04亿元,贷款余额人民币39.17亿元,累计服务客户479.03万人。


2021年,盛银消金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10亿元,拨备前利润人民币1.50亿元,不良贷款率0.74%。其中,2021年上半年,盛银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4.02亿元,拨备前利润人民币1.10亿元。


2020年,盛银消金营业收入为6.9亿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仅为0.45亿元,同比下滑33.8%。2019年,盛银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3.38亿元,同比增长1866%;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786%。


海尔消费金融


海尔消金总资产155.52亿,实现营业收入20.64亿元,相较于2020年的11.75亿元,同比上升75.66%;实现净利润1.91亿元,相较于2020年的1.23亿元,同比上升55.28%。根据上半年业绩计算,2021年下半年,海尔消金营收为13.32亿元,环比增长82%,净利润为1.14亿元,环比增长48%。自开业来,海尔消金已连续7年保持盈利。


2021年度,海尔消费金融流动资产153.47亿元,其中:现金和现金等价物3.13亿元。2021年营业支出为18.5亿元,较2020年的10.66亿元同比增长73.5%。综合收益总额1.91亿元,上年度为1.23亿元。



晋商消费金融


2021年,晋商消金营业收入为5.5亿元,较上期的5.46亿元同比微增0.7%;净利润为6093.77万元,较上期的5418万元同比增长12.5%。截至2021年期末,晋商消金资产合计78.9亿元,负债合计70.94亿元。



湖北消费金融


湖北消金营业收入7.29亿元,较上期的4.6亿元同比增长58.5%;净利润为9319.94万元,较上期的1632.76万元同比增长470%。湖北消金资产合计110亿元,负债合计95.6亿元。


湖北消金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363亿元,净利润5080万元。这也意味着,湖北消金下半年营收为3.93亿元,环比增长约17%,净利润为4239.9万元,环比下降16.5%。


中邮消费金融


中邮消费金融实现营收56.86亿元,同比增长16.92%;实现净利润12.29亿元,较2020年的4.02亿元增长205.7%。截至去年末,中邮消费金融资产总额突破400亿大关,至444.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63%。


锦程消费金融



据成都银行2020年年报,截至年末,锦程消金资产合计88.17亿元,负债合计76.92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1.25亿元;2020年,其实现营收7.5亿元,同比增长约40%,实现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约27%。2016年至2019年,锦程消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7亿元、1.56亿元、2.30亿元和5.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0.61亿元、0.76亿元和1.66亿元。

相关问答:国内十大催收公司排名都有哪些?那个效率很高呢?

青岛联信集团是一家不错的催收公司,旗下有DCA国际催收平台,可以找到各国的催收律师,针对海外的欠款也有针对性解决方法。

相关问答:百度、美团、微博、支付宝、京东这些网贷催收给个排名?

1.美团:逾期第一天就开始催收,下午没见还款就授权第三方公司开启恐吓模式,并且联系紧急联系人或单位电话。

2.分期乐:逾期第一天只是短信温馨提示,第二天开始电话提醒,第三天开始上午下午各一个电话提醒,一周左右开启授权第三方恐吓骚扰。

3.微粒贷:前三天基本不催促,一周后基本每天一个电话,半个月后上午下午开始软磨硬泡,第16天左右开启第三方威胁上门。

4.招联金融:逾期后一周基本上没有电话骚扰,一周后基本上是一天一个电话,半个月后基本上一天3~5个电话+短信轰炸,直至还款完成。

5.支付宝(借呗、花呗、网商贷):逾期半个月基本上只是短信温馨提示,半个月后第三天,直接授权第三方联系紧急联系人,直至还款完成,一个月后基本不催了。

6.京东(金条、白条):基本上一逾期就开始电话提醒,一周左右电话骚扰+短信轰炸,半个月后直接通知紧急联系人或威胁上门。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切身经历,总的来说美团、分期乐、京东催收最疯狂,贷款需谨慎,还款伤身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