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在工业中的应用是怎么样的?

如题所述

1. 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通过添加其他元素形成的合金。钛存在两种不同的晶体结构:在882℃以下为α钛的密排六方结构,在882℃以上则为β钛的体心立方结构。
2. 合金元素根据它们对相变温度的影响可分为三类:α稳定元素如铝、碳、氧和氮,它们能稳定α相并提高相变温度;β稳定元素如钼、铌、钒等,它们能稳定β相并降低相变温度;中性元素如锆、锡等,对相变温度影响不大。
3. 钛合金中的主要杂质包括氧、氮、碳和氢。氧和氮在α相中有较高的溶解度,能显著增强钛合金,但会降低其塑性。通常要求钛中氧和氮的含量分别不超过0.15~0.2%和0.04~0.05%。氢在α相中的溶解度很小,过多的氢会导致氢化物的形成,使合金变脆。因此,钛合金中氢的含量通常控制在0.015%以下。氢的溶解是可逆的,可以通过真空退火去除。
4. 钛合金以其高强度、低密度、优良的机械性能、韧性和抗腐蚀性能而受到重视。然而,它们的工艺性能较差,加工困难,容易在热加工过程中吸收氢、氧、氮、碳等杂质。此外,钛合金的抗磨性较差,生产工艺复杂。
5. 钛的工业化生产始于1948年。由于航空工业的需求,钛工业以平均每年约8%的增长速度发展。目前,全球钛合金加工材料的年产量已超过4万吨,钛合金牌号近30种。使用最广泛的钛合金包括Ti-6Al-4V(TC4)、Ti-5Al-2.5Sn(TA7)和工业纯钛(TA1、TA2和TA3)。
6. 钛合金主要应用于飞机发动机的压气机部件,其次是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钛及其合金已在一般工业中得到应用,如电解工业的电极、发电站的冷凝器、石油精炼和海水淡化的加热器以及环境污染控制装置等。
7. 中国自1956年开始研究和开发钛及钛合金,196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化生产钛材料,并研制出TB2合金。
8. 钛合金是航空航天工业中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其比重、强度和使用温度介于铝和钢之间,但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和优异的抗海水腐蚀性能以及超低温性能。自1950年代起,美国在F-84战斗轰炸机上首次使用钛合金作为后机身隔热板、导风罩、机尾罩等非承力构件。
9. 60年代起,钛合金开始被用于飞机的中机身以及重要承力构件,如隔框、梁、襟翼滑轨等,其在军用飞机中的用量迅速增加,达到结构重量的20%~25%。70年代,民用飞机开始大量使用钛合金,如波音747客机钛用量超过3640公斤。
10. 当飞机发动机的推重比提高至8~10,压气机出口温度升至500~600°C时,原本用铝制造的低压压气机盘和叶片需改用钛合金,或用钛合金替代不锈钢制造高压压气机盘和叶片,以减轻结构重量。
11. 70年代,钛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中的用量占结构总重量的20%~30%,主要用于制造压气机部件,如锻造钛风扇、压气机盘和叶片、铸钛压气机机匣、中介机匣、轴承壳体等。
12. 航天器利用钛合金的高比强度、耐腐蚀性能和耐低温性能来制造压力容器、燃料贮箱、紧固件、仪器绑带、构架和火箭壳体。人造地球卫星、登月舱、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也使用钛合金板材焊接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