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的施工方法

如题所述

1. 基坑清理与抄平:首先,彻底清除基坑内的浮土和扰动土,确保无积水。接着,通过抄平作业使基础底面的标高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前在基面上标定基础底面标高。
2. 垫层施工:当地基验槽完成后,应迅速进行C10级细石混凝土垫层的浇筑,并确保垫层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防止基土晾晒。垫层的作用是保护基础钢筋。
3. 定位放线:使用全站仪准确放置所有独立基础的中心线和控制线。
4. 钢筋工程:在垫层混凝土达到1.2MPa强度后,表面弹线指导进行钢筋绑扎,确保无漏扣现象,柱插筋的弯钩部分需与底板筋成45°角绑扎,连接点必须全部扎紧。
5. 模板工程:模板使用小钢模或木模,并通过架子管或木方加固。依据基础施工图样尺寸,制作阶梯形独立基础的模板,并从下至上逐层安装。
6. 模板清理:清除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等杂质,对木模进行浇水湿润,并封闭板缝及孔洞。
7.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通常不超过2小时)。为保持钢筋位置准确,先浇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固定钢筋。对于台阶型基础,每一台阶应整体浇捣,并在浇完一层后停顿0.5小时,待其沉实后再继续。
8.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确保上下层振捣棒插入下层3~5cm,避免振捣器碰撞预埋件和预埋螺栓,防止其移位。
9. 混凝土找平:混凝土浇筑后,使用平板振捣器振实表面,然后用刮杆刮平,最后用木抹子搓平。在收面前,校核混凝土表面标高,不符合作立即整改。
10. 混凝土养护: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12小时内开始覆盖和浇水养护。常温下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特殊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设置专人负责养护检查,防止因养护不当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
11. 模板拆除:当混凝土的强度足以保证其棱角不受损害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拆除前需检查混凝土强度,并顺序使用撬棍拆除,避免使用大锤砸或乱撬,防止混凝土棱角受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