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在全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看待孔子学院?

如题所述

2004年,“国家汉办”审时度势,积极开展海外教育,孔子学院应运而生。目前,在全球106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或孔子学院,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是世界关注中国文化的一个有力例证。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发展中外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汉语和文化的了解,为世界各地的中国学习者提供便利和良好的学习条件在世界上一些有需要和条件的国家建立了以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并在中国北京设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中国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孔子学院要向世界传播的,当然是中国文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内容。但是,什么样的文化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中国的核心价值和软实力。同时,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的性质,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孔子学院包括各行各业的问题。


首先,孔子学院需要向世界传播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是具有世界价值和现代意义的中国儒学。其次,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要突出儒家的仁义、道德、和谐,并将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思想体系。儒家的仁、义、德、仁、治、德思想是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传承的原动力,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源泉之一。中国儒学中的仁、德、和等要素,为世界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寻求和谐提供了理论工具。


最后,孔子学院的发展需要探索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处理好文化认同与文化批评的关系。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学习者,孔子学院的儒学既不完全西化,也不西方化,但需要充分挖掘儒学、现代人权和民主的共同点,在人权和民主的基础上追求人的修养的提高,从而实现儒学的现代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8

歌德学院来自德国,它主要的工作是促进国外德语语言教学,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在这一点上,和我们的孔院非常相似,但最不同的是,歌德学院是民间组织,而我们的孔院是政府组织。


我们自己出钱出力建孔子学院,每名志愿者每个月可以从汉办领取800~1000美金甚至更高的生活补助,仍然有很多孔子学院被关闭,仍然有很多孔院老师和汉语志愿者被要求限期回国。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孔院老师,我们的志愿者是打着弘扬中华文化的大旗去的,我们教太极,练书法,学烹饪等等,我们是为了发扬中华文化,可这对外国人来说是什么呢?是文化入侵,是动机不纯。

语言离不开文化,你讲的每一篇课文,教的每一句汉语,写的每一个汉字,哪个能和文化脱离关系?可你非要把弘扬文化挂在嘴边,变成政府行为,人家不关你的孔院关谁的?出力不讨好,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了。

大学的中文课程。我所在城市的三所公立大学都有中文课程,有跟中国大学的交流项目,但没有孔子学院,中文老师有中国人也有法国人,有时候会组织中国留学生参与他们的活动增进交流。

大学课程资源有限,没有中文教学团队,课程质量层次不齐,老师在课程就在,某个老师走了课程可能就停了。民间组织。我所在的城市有个文化交流机构叫中法友好协会(Amitié Franco Chinoise),会组织中文课程,像我们的夜校,每周一次,按汉语水平分班上课。

据我所知这个组织没有中国政府的参与(跟学联不一样),学员也都是按课程付费的。我去代过两节课,也认识了一些朋友。我没有对外汉语方面的训练,只是借几本教材然后自己准备一些上课内容。

第2个回答  2019-09-29
孔子学院就是一个现代化的文化交流的地方,在弘扬本国文化的基础上也会借鉴西方的一些文化。
第3个回答  2019-09-28
孔子学院是一间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主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4个回答  2019-09-30
支持,因为孔子学院是以发扬中华文化的名义在全世界发扬传统文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