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危机,德国为什么损失更严重,却恢复快?

如题所述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受内战的影响和西方社会的封锁,可谓是元气大伤。尽管与德国建交,出口粮食、引进工业设备,经济开始平稳回升,但“穷帮穷,还是穷”,由农业经济转型到工业经济“任重而道远”,直到爆发经济危机。

为什么苏联能够躲过经济危机呢?一是本来就很穷,下降空间很小;二是西方国家的封锁,反而让苏联适应了自给自足,并没有多少外债。更难得的是,尽管是穷国,但手里的一点闲钱让其成为美国羡慕的对象,苏联工业化的进程开始加速。



首先,美国限制进口,却鼓励出口。大量的企业倒闭,设备成为没人要的废铁。与其放在那里,不如低价卖出,而苏联自然希望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现工业化。双方是一拍即合,苏联以极低的价格,购买了美国大量的工业设备和技术。

让美国人吃惊的是,苏联的胃口很大。往往是整条生产线和工厂被拆解运往苏联,在其进口额中90%以上都是机器设备。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技术专利,从此苏联有了自己的汽车、拖拉机制造厂。如著名的吉斯150汽车就是仿制美国的。



其次,聘请大量的外国专家、工程师。在美国失业的工程师和工人,把苏联当成了“淘金地”,纷纷移民到苏联去工作,成了扶持其工业化进展的中坚力量。当时,仅来自各国的“专家级”工程师,就多达6800人,其中大部分是美国人。

更厉害的是,他们要的是整个工业生产体系。苏联出资20亿美元与美国最大的工业制造商卡恩公司合作,打造一个从原材料供应,以及备件等下游企业一应俱全的工业王国。尽管苏联产品以“傻大笨粗”而闻名,但已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换句话说,苏联的整个工业体系,都是美国人帮忙建设的。要知道,这些都是生产汽车、飞机、坦克、火炮的必备条件。所以说,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与利益比起来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没钱的,巴结有钱的”,实力说了算。

在欧洲,经济危机冲击最厉害的当属德国。

德国在一战后,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很大程度得益于国际贷款,其中美国是最大的投资方。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美国一方面不再提供新的贷款,而另一方面向德国企业逼债。在美国的带动下,各国也开始从德国撤走资金。



脆弱的德国经济,根本经不起这样的“大风大浪”,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银行、企业倒闭和失业潮。在纳粹掌权前,德国的失业人数已达800万人,占总数的一半左右,再加上他们的妻儿,约有3000万人口回到颠沛流离、缺衣少食的年代。

人们纷纷走向街头,声讨罪恶的《凡尔赛和约》,以及无能的魏玛政府。“走投无路”的德国民众将希望投向了纳粹,不管其是否真能带领德国走出困局,但其承诺的“人人有事干,人人有饭吃”,在当时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要知道,这个极端组织在“鲁尔危机”中,也仅仅只是发展到了5万人,但到了经济危机最严重的1932年,党员人数一下子攀升到了100万人,并成为德国第一大党。这其中有相当一批是失业工人、退役军人,他们不为别的,只为能吃饱饭。

这么多人的组织,经费来自哪里?答案很简单,抢!他们抢夺犹太人的财产大约有70亿马克,这些钱都用在蛊惑人心上。在大街上,他们一边发放免费的粥食、衣物和鞋,一边进行宣传。当然,一些支持他们的大财阀,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如:赫赫有名的克虏伯公司,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军火制造商。在“鲁尔危机”中,与法军进行针锋相对的抗争,克虏伯还为此坐了几年牢。所以,他对振兴民族的事情格外上心,尤其对纳粹的帮扶是最大。战后,被国际法庭判处12年徒刑。

如民所愿,第二年纳粹掌权,德国走上了一条以发展军事工业为主的道路,大量的军火订单,让闲置的机器再次开动,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仅过3年,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失业人数由800万减至100万,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



一时间,第三帝国得到了各个阶层的拥戴,就连反对他的人,都不禁伸出大拇指。然而,以发展军事振兴经济的道路,结局就只能是发动战争。话说回来,没有美国的金融危机,德国民众也就不会选择令人厌烦的极端组织。因此,二战爆发,美国难辞其咎。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在此只能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德国的发展跟德国人的习惯有直接关系。希特勒时期,一个地下室的建筑结构是坚固不可破。为什么?这就是德国人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质量保障。所以坚固耐用。恢复?恢复经济,德国人只需要恢复食品,。有了食品一切都可以解决。所以,德国人的建筑,机械,加工制作等等比较正规。恢复经济,不需要重新建筑房屋,只需要保障食品。所以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