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又又发钱?最高补贴10万元!2023年1月多地再发鼓励生育新政

如题所述

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占比大约为13.5%,而到2023年,这一比例或将上涨至14%左右,同时面对着新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的窘境,可以说深度老龄化时代已然加速到来。
因此,鼓励生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而实际上,近些年我国各地都有在做出努力,纷纷出台了有关鼓励生育的支持措施。
就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国家卫健委等十七部门更是出台了二十条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等方面通通包圆了。
今年当然要再接再厉,这不1月以来多地继续发钱鼓励生娃,最高补贴可达10万元。
那么具体情况是怎样?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
2023年1月多地再发鼓励生育新政
1、云南省
2023年1月1日起,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二孩补贴2000元、三孩补贴5000元。
2、深圳市
2023年1月11日,《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公开意见称,生育第一个子女,生育补贴3000元,育儿补贴1500元;生育第二个子女,生育补贴5000元,育儿补贴2000元;生育第三个子女,生育补贴10000元,育儿补贴3000元。
其中育儿补贴截止子女3三岁时止发,生育补贴则为一次性补贴。
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3、济南市
2023年1月11日,据《济南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表示,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补贴600元,直到3岁时截止。
4、衡水市
据《衡水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支持措施》意见,从2023年1月1日起,生三孩的产妇可领取5000元的分娩补贴,同时3岁以下的婴幼儿还可以享受托育机构补贴。
5、宁陕县
陕西省宁陕县从2023年1月1日起。
对符合政策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夫妻,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元、3000元、5000元的生育补助。
6、临泽县
据《临泽县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表示,对于暂未生育的家庭来说,生育三孩后获补贴总额至多可超10万元。
除了以上几个地区之外,大庆市、温州市以及湖南、福建等地近期也相继出台了生育补贴政策。
其中有些县市的政策还更加的细化,不光是发钱,同时也涉及到了住房、医疗及教育等方面。
但各地政策不一,补贴标准也不一样,具体内容大家以当地官方公布的政策为准即可。
生孩子医保能报销吗?
可以报销。
比如城乡医疗保险,只要在待遇享受期内,都可以享受到报销待遇,通常顺产是报销400元,刨腹产是600元;而在职女性,还能使用职工医保的生育保险进行报销,报销的项目比医保报销项目更多。
当然具体能报销多少钱也是不固定的,得看地方。
而报销流程也不复杂,要么可在住院时,在医疗定点医院进行联网报销,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等证明资料寄了;要么可在出院时,持身份证、医保卡、出生证明、孕期检查费和生育医疗费等费用汇总清单,到所在地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报销手续即可。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有什么区别?
相信很多新晋职场妈妈,都有这样的一个疑问,那就是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是一回事儿吗?这两种福利能同时领取吗?而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白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的区别在哪。
虽说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由社保机构承担的剩余津贴,另一个是用人单位为员工支付的产假工资。
但两者福利并不能同时领取,一般情况下,生育津贴是先由社保局发放到单位账户上,再由单位发放到个人账户上的,而这个生育津贴就相当于产假工资,只不过发放的生育津贴若低于员工平均工资,则需要用人单位补齐差价;若高于员工平均工资,则不需要再发产假工资了。
具体法律依据可参照《女职工劳动特别保护法》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简单来说就是,有生育保险的就职女性,领取生育津贴就可以了,没有生育保险的,则可领取产假工资。
另外,即便是未就职的女性,也可以通过其已就业的配偶享受倒生育保险待遇中的报销生育医疗费待遇,但生育津贴待遇是无法享受的。
2023年还有独生子女补贴吗?
在当前二孩,甚至是三孩的时代,独生子女似乎是没有什么收藏度了,而且网上也有不少传闻说要取消独生子女补贴。
但事实并非如此,2023年各地都没有说要取消独生子女父母相关奖励,同时从近期多地再发鼓励生育新政来看,其中不少补贴就有涉及到一孩。
比如深圳市响应独生子女政策的父母依然能获得奖励,从2023年1月1日起,深圳市户籍居民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6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260元。
此外,根据国家规定,独生子女家庭还能享受到多项福利政策,具体包括有独生子女父母保健费、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奖励金、社保补助以及优先照顾等。
总的来说,新的一年生育政策的配套措施再次得以完善,多地疯狂砸钱鼓励大家生育,最高补贴10万元看似很有吸引力,但仍有很多网友不买账,认为现在生孩子、养孩子太难了。
不过现在才1月,好戏才刚刚开始,目前广东、浙江、湖南等多个省份都有提出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一些地方还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虽说具体落实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从今年多地生育支持措施释放的信号来看,后续所能产生的积极成效还是值得期待的。
对此,你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