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林徽因

如题所述

一天认识一位历史人物——林徽因

女主简介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福建闽侯人。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思想先行者与奠基人。林徽因文学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生平大事

01、出身豪门,少年时环游世界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一户官宦家庭,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长诗文书画,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一职。1920年4月,16岁的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深深被欧洲豪华建筑所吸引,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

旅欧期间,父亲常带她去高雅的饭店吃西餐,给她讲各国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让她大开眼界,那一年是他们父女在一起最惬意的时光。

02、浪漫初恋,智崭情丝,1920年的初冬,满腹才华的徐志摩拜访林长民,被林徽因的绝世美貌、聪慧的才情所吸引。徐志摩的英俊外貌与渊博的知识也打动着林微因的芳心。16岁的少女情窦初开,并不知道徐志摩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他们在剑桥校园漫步,在康河上划独木舟,谈论诗歌,谈论感情,快乐地生活。直到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的出现,热恋中走向理智的林徽因及时割断情丝。尽管徐志摩潇洒,罗曼蒂克,但她不愿当不光彩的第三者。

03、与梁思成相知相爱,梁思成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学者梁启超的长子。梁启超与林长民既是同僚,亦是挚友,二人有意结亲,在父亲们的撮合下梁思成与林徽因很早就相识了。

1921年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回国后梁思成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两位年轻人交谈甚欢。随着深入接触,林徽因发现比起徐志摩的随性浪漫,梁思成更加踏实稳重,认为他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便对他逐渐产生了好感。两人于1928年在加拿大成婚。

04、教学生涯中,初露锋芒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其后林徽因参加了由张学良出资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其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他们夫妇经常出外调查古建筑。

林徽因是个工作狂。她多次单独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柔柔弱弱她,爬攀房檐,爬屋顶,兴致勃勃进行绘图记录,她当时人们被称为“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05、文学创作颇丰林徽因在热心建筑的同时,她也热心文学创作。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早在1920年她和徐志摩在一起时,她就对新诗产生了浓厚兴趣。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中国访问,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等人陪同泰戈尔游历北京。林徽因于1934年创作了《你是人间四月天》。

06、艰难岁月伉俪情深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林徽因随梁思成颠沛流离在动乱、艰辛的烽火岁月中林徽因与梁思成相濡以沫、苦中作乐。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也从70公斤下降到47公斤。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笔耕不辍。生活重担落在了林徽因柔软的肩上。

她要出去做教员挣钱养家,要服侍梁思成,要带孩子,劳累加上为梁思成的身体担忧,她肺病复发不停地咯血,在贫病交加和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07、解放后,建筑事业蒸蒸日上北平解放后,林徽因受聘清华大学建筑系担任《中国建筑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住宅概论》等专题课。后来她参与了新中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牌设计、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等工作。

一个女子学建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林徽因不仅在建筑方面造诣很深,还参与设计,以及培养了许多建筑人才。她是杰出的建筑专家,树立了建筑丰碑。由于长期劳累,加上肺病折磨,1955年,病魔终于夺走了她的生命,享年51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