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芽被家暴事件、写给哪些正在接受家暴的女人

如题所述



听说又有人被虐了。这一次,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知名化妆博主于雅,就是靠模仿蒙娜丽莎的妆容而一举成名的。

Sugar看着Yuya发布的视频,又气又心疼。在曝光的视频中,糖糖看到了令人揪心的可怕一幕。Yuya被男朋友的电梯拖着使劲踩。简直是个魔鬼。

视频中,施暴者的前两任妻子也勇敢地站出来作证。

我的第一任前妻阿布:“我怀孕的时候,肚子被他踢了几下。当我掐脖子的时候,我根本无法呼吸。我去厨房拿菜刀,说要把我砍死。现在如果玉雅没有站出来,我也不会回忆起十年前的事情。”

第二任妻子秋瑾被那个暴力的男人抓住,撞到墙上。秋瑾说,他也很后悔,如果他选择报警,同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在Yuya身上。

除了两任妻子,前知情者也勇敢站出来,揭露肇事者的恶行。

这个恶心的“家暴男”是谁?

他的真名叫广,44岁。他已经离婚三次了。他是一名图片作家。他曾在上海和北京的4A广告公司担任创意艺术家。其以老重庆为主题的漫画作品《去漂流》在天涯重庆论坛获得超高人气,被网友誉为“堪比宫崎骏其人”。

作为这样一位业内“德高望重”的学长,Sugar也曾因“辉煌的城市与无可估量的成长”这句话而惊叹,因作品中的恣意、辛辣、细腻而感慨万千。然而,如此辉煌美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如此丑陋的一张脸。

更让糖糖觉得恶心的是,他甚至还沾沾自喜于自己能有很多次婚姻,就像“集邮”一样。而且他自恋地认为他的前妻们“好像都想和我复合”。

他口中的所谓家暴,似乎都是因为女人无理取闹,他不忍心用“不打人”的暴力方式来维持家庭和谐。

我真的想不带脏字的问候你:wqnmd。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估计,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35%)的女性遭受过亲密伴侣的身体和/或性暴力,或非伴侣的性暴力。

大多数暴力是亲密伴侣暴力。

在全世界拥有性伴侣的女性中,近30%的人报告说,她们在一生中遭遇过亲密伴侣的某种身体和/或性暴力。

全世界高达38%的女性谋杀是由男性亲密伴侣所为。

联合国将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定义为在公共或私人生活中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体、性或精神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实施此类行为、胁迫或任意剥夺自由。

暴力侵害妇女行为,特别是亲密伴侣暴力和性暴力,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对妇女人权的侵犯。

Johnson(2000)将亲密关系暴力分为四种类型:

首先是常见的伴侣暴力。这种暴力形式一般源于亲密关系中的争吵和矛盾,进而导致言语和肢体攻击,与控制无关。

普通伴侣暴力的严重性不太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级,更有可能是双向的。

第二种叫做亲密恐怖主义。这种暴力是一种控制策略,动机是对伴侣施加完全的控制。

这种类型的暴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级,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亲密恐怖主义包括身体虐待、精神虐待和其他形式的暴力。

他看不起我身边的朋友,看不起我的家人和亲人,看不起我的工作和努力。如果我要出去深造,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我失去意志力,把我的异性QQ成员全部删除。我的手机号都会一个个查,美其名曰:关心嫉妒。

家庭暴力的特征,其中“控制欲强”、“喜怒无常”、“自恋”、“难以沟通”成为突出特征;令人惊讶的是,“有时温柔”也是施暴者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是暴力反抗,即一方的暴力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反击。在调查中,近一半的幸存者(45.64%)承认他们对对方实施了暴力行为。

最后一种是相互暴力控制,在现实和研究案例中并不多见。

在曝光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施暴者明显有一种“自恋”的行为,就像他微博的简介一样,“傲慢无法无天”,实际上具有典型的自恋型施虐者的特征。

然而自恋的虐待形式有很多种,很多都不是特别极端。其实在恋爱关系中并不少见。它就在我们周围。

我们说的是“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施虐者”。

很多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施虐者行为正常,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移情他人的能力。只有在最亲近最有激情的人面前,他们内心深处的挣扎才会显露出来。这也证明了为什么有很多施暴者在与人相处时不会让人觉得自己是个施暴者。

而自恋型施虐者的“虐”,也不再局限于“肉体暴力”。“自恋型虐待狂”的表现就是在亲密关系和日常生活中,把各种不平等、剥削和操纵强加给对方(Cononville,2012)。

自恋型施虐者是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形成的?大概有三种解释:

1.自恋型施虐者,缺乏“对象恒常性”(Grey,2013)。

物体恒常性是人早年形成的,觉得“物体可以独立于感知而存在”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让婴儿在暂时离开父母的时候,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自恋型施虐者往往缺乏这种整体认知能力,导致他们在无法感知伴侣关心的情况下,认为伴侣不爱自己了。这样的即时负面感受会迫使ta们立即采取“行动”。

2.想要却没有成为的样子,让他们极其可耻。

心理学家指出,自恋型施虐者的行为恰恰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一种“羞耻感”(Lancer,2017)。

自恋型施虐者内心有一个关于自己的幻想,是他们渴望却永远无法成为的。这种幻想和实际的自己是有差距的。而这种差距让他们极度羞愧、焦虑、脆弱(Greenberg,2017)。

自恋型施虐者往往有一个理想化的自己,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伴侣更容易发现理想化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之间的差距。这种感知到的尴尬会直接导致自恋式的愤怒,促使他们以虐待的形式来缓解愤怒(弗洛伊德,1921)。

3.自恋的照顾者让他们缺乏同理心和良知。

更多的自恋型照顾者和过于严格和/或疏离的家庭教养,使得自恋型虐待者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同理心和良知(Grey,2013)。

事实上,同理心和良知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因为你无法感知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痛苦,所以你不在乎自己有没有良心。

换句话说,自恋型施虐者只能深刻理解和沉迷于自己的感受,而不能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感受。

一般的自恋型虐待者,既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错了,这是理性的。但非理性地,他们无法真正感知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当同理心和良知不存在的时候,知识层面的对错认知对人的行为影响会非常有限。自恋型施虐者知道操控不对,虐待不对,但却无法真正感受到。

在视频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肇事者曾经对当事人说过这样的话:

1.“你告我,你不会赢,你没有证据。”

2.“我们没有结婚。确切的说不是家暴。”

3.“我确实使用了暴力,但我没有打人。”

4.朋友圈签名改成“这是你P的事”。

我觉得虐糖者真的很嚣张!他不仅没把家暴当回事,曝光当天还照常发微博,谈自己的感受,好淡定。

糖糖想说的是“当事人未能第一时间报案家暴,所以往往无法立案”。这种观点可能确实存在于一些难以取证的家暴案件中。

但唐认为,从监控视频中可以明显看出,该男子是在对该女子实施暴力。还有那么多证人站出来揭露你的恶行。

你自大什么?

而且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以外的共同生活的人实施暴力的,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你自大什么?

26日,重庆市妇联官方微博也回应称,一定追查到底。你本应该为自己的恶行承认并做出道歉和检讨。相反,你继续为自己辩护,正义的力量会拿起法律武器来惩罚你。

你自大什么?

在2014年至2016年中国9万多起涉及家庭暴力的离婚案件中,只有8989起向警方报案,不到十分之一。还有向居委会、村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单位求助454起,向亲属求助494起,向妇联求助247起。

事实上,余雅的家暴在一段时间后就爆发了,包括施暴者的两个前妻,都不愿提及。他们第一次都选择不揭发肇事者。

因为一旦家暴曝光,受害者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永远走不出阴影,甚至会受到施暴者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和恐吓。

但糖糖觉得,面对家暴,我们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旁观者,都应该拒绝沉默,勇敢说不,积极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面对非法暴力,任何沉默、隐忍和旁观都是纵容和参与。

受害者要知道,当他操纵你的生活时,那已经不是你的生活了,一味的隐忍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甚至导致死亡。

最后,糖糖还是要理智地对肇事者说:

“你是人渣。”

结束

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