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简介

我明天要交入团申请书了,就差这,摆托个位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知到的请告诉我,谢谢了!!!

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扩展资料:

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斯诺的英文初版《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就是斯诺回来后写的关于红色中国的新闻报道集,也可以说是报告文学集。以后,此书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十年间几乎传遍了世界,成了著名的畅销书。

2018年2月,该书中文版已诞生整整80年。新版《红星照耀中国》销量已高达300万册。新版《红星照耀中国》推出20个月来,创下了销售奇迹,也是人文社首部一年内码洋过亿元的书,更是国内出版界2017年头号爆款图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星照耀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1937年10月,《西行漫记》(直译应为《红星照耀中国》)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纪引起巨大轰动。1938年12月18日上海复社翻译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尽管这样,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该书还是成了一部禁书。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 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 、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 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 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西行漫记》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记》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西行漫记》,纷纷走上革命道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2-10
1937年10月,斯诺赴苏区所撰写的系列新闻通讯报道汇编成《红星照耀中国》(中译名《西行漫记》),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此书甫一出版便在全世界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1938年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胡愈之先生等翻译《西行漫记》一书时,因不知他还有过一个“施乐”的汉文名字,而译作“斯诺”二字,并一直沿用下来。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说的:“只有那些当时身在中国的人们,才能回味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在人们政治上陷入思想苦闷的情况下,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就像火焰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原来还另外有一个中国啊!”的确是这样,斯诺首次向全世界报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真相,展示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打破了国民党十年的新闻封锁,揭穿了它的造谣污蔑,打开了人民的眼界,他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现和描述,,是震惊世界的成就”,“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他的采访被誉为20世纪“新闻记者所施展的一个最了不起的绝技”。斯诺因此成了最了解中国和毛泽东的美国人。可以说,“红星”照耀了中国,也照亮了世界,斯诺自己也成为人们敬仰的“星”。在美国,历史学家、著作家、评论家在当时共发表了100多篇书评,他们都极力称赞斯诺是“我们这一世纪中作出最伟大个人贡献的新闻记者”;“是驻中国最勇敢、最富于进取心的新闻记者”;“是一代记者中的风骚”,是“左翼记者中最成功的一个”。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完斯诺的著作后,先后在1942年2月24日、1944年5月26日和1945年3月3日三次接见斯诺,还亲自推销过斯诺的书。

1937年3月10日,毛泽东在延安专门致信斯诺:“我们都感谢你的。” 1938年春,毛泽东还亲自对一位德国记者说:“当其他人谁也不来的时候,斯诺来到这里调查我们的情况,并帮助我们把事实公诸于世……我们将永远记得他曾为中国做过一件巨大的工作。他是为建立友好关系铺平道路的第一个人。”

斯诺的《西行漫记》不止影响了一代中国人,也影响了后来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人。他们从中认识了共产党,投身于她领导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抗战时期,斯诺曾自豪地写道:抗战爆发后,无论我走到哪里,总会出其不意地在什么地方突然碰到一位年轻人,胳膊下挟着一本未经申请而偷印的《西行漫记》,询问我如何才能到延安去学习。时至今日,世界各国还在不断地再版《西行漫记》,成为人们阅读和研究的永恒的经典著作。
第3个回答  2018-11-08
第4个回答  2006-12-10
本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http://www.fifid.com/subject/153905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