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有没有编制

这次招聘公告说若录用就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这个指的是什么?有没有编制啊?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属于招聘性质,签聘用合同,但是没有事业编制,由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待遇和薪酬。

事业单位有编制的职工,现行途径只有一个,即参加由国家和各省举办的事业单位考试,考试合格并被事业单位录用的,具有事业编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15

1、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通过考试,签聘用合同,是有事业编制的。

2、事业单位有编制的职工,现行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参加由国家和各省举办的事业单位考试,考试合格并被事业单位录用的,具有事业编制。

3、你要是对自己的编制不确定,你咨询一下当地机构编制部门。

4、事业编都是签合同的,但是这是聘用合同,其决定的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人事关系,所以它不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而合同工签的是劳动合同,与单位确定的是劳动关系,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聘用制是指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双方聘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实行聘用制,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必须坚持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

监管和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必须在确定的编制数额和人员结构比例范围内进行。

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精干效能的原则,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按岗聘用,竞争上岗。

事业单位受聘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具有聘用岗位要求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及工作能力;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聘用岗位的正常工作;

(五)聘用岗位职责要求的其它条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事业单位聘用制

第2个回答  2020-09-16

没有编制。新入职人员和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就是编外合同人员,永远都不可能使用编制。

事业单位因编制限制,招聘的编外合同人员,与单位签订的是聘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管理,是不能使用事业编制的。

这类招聘人员,包括人事代理、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事业单位凡进必考,招聘人员虽然工作岗位可能和正式职工一样,工作也一样,可是除了正规的招考之外,这些人员是无法使用事业编制的。

竞聘专业技术岗位成功,都可以进入该岗位工作,使用事业编制,享受该岗位对应的专业技术干部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职称评定、退休养老政策等。

专业技术岗位要求中专以上、初级资质证书等。除此而外,所有人员不分干部工人、年龄级别限制,都是平等的,公平公正公开竞聘,并接受人事、编制、财政、主管部门监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17
事业单位分好多种、如全控事业、自治自收等。所以你要说清楚、而且各个地方也不一样。我说的简单点、不管合同的问题、如果不需要你自己交社会统筹的、而是退休后发退休工资的。肯定是有编制的、其它的不好说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7-09
现在事业单位全部实行的是“聘任制”应该有编制的,到时候你看哪个《聘任合同书》上面对你的待遇、岗位都写得很清楚。
相似回答